第1148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9:09      字数:1850
  荀勖愣住了。
  他不会不知道大秦正在提倡士人精神,寒门可以当士人,庶族也可以为士人,豪强士族也可以成为士人……
  “陛下雄才伟略,远非你我所能窥知,公曾走好,你们荀家至少没有被夷灭三族,血脉还可延续……”卫瓘一步一步走远。
  荀勖只能呆呆得到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刽子手的刀落下……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卫瓘拜在杨峥与杨旭面前。
  “伯玉言重了。”杨峥扶起卫瓘。
  太子案被他处理的干干净净,不仅颍川士族被连根拔起,很多依附他的人,也被巧妙的卷入其中,流放的流放,贬谪的贬谪,没有一个是冤枉的,屁股底下多多少少有些事。
  中原士族被削弱,人口、土地被释放出来。
  司马家的占田制,吃的最肥的正是他们。
  许、颍之地原本就是曹魏的大屯田,早就被他们腐蚀一空。
  宣义使和锦衣卫密报,中原人丁兴盛,百姓均田之后,皆称颂大秦仁德。
  “臣最近体弱多病,实在不堪重负,还望陛下联系臣这把老骨头,让臣回乡颐养天年。”卫瓘拱手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都心中有数。
  杨峥也不是真要把卫瓘弄下去,只是打压一番。
  杜预有杜预的才能,羊祜有羊祜的长处,同样,卫瓘的才能也是不可替代的。
  “大秦盛世尚未到来,伯玉岂可弃朕而去?此事休要再提,身体不适,可静养数日,尚书令之事,朕让元凯、羊祜为你分忧。”
  卫瓘眼神一动,“陛下如此体恤臣下,臣岂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峥一脸感动之色,“天下群臣若皆如伯玉这般,大秦盛世可期也!”
  卫瓘退下之后,杨旭叹道:“父皇手段高明,儿臣佩服。”
  “你都看懂了?”
  “父皇让卫令君出头,保住了儿子仁德的名声,清理了颍川士族,造福一方百姓,打压了降将派,让杜公合理上位,从此降将派再也不可能一家独大,可谓一石四鸟。”
  杨峥点点头,“你想为天下百姓做事,要讲究策略,不可蛮干,否则各方势力搅在一起,终会一事无成,正如你在江东度田一样。”
  前世看过一个电视剧,朝廷改稻为桑,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最终办成了祸国殃民的坏事。
  “儿臣谨记!”杨旭一脸憧憬之色。
  “听说你手下新收了陶侃、周处等人?这些都是江东贤才,你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朕给他们封些官职,再让你东宫的掾属外放州郡历练历练。”
  陶侃的大名简直如雷贯耳,没有他四处救火,司马家提前玩完。
  “谢父皇!”
  第八百八十二章 迁
  上面的些许震动对民间影响不大。
  颍川士族势力庞大,但再大也不可能跟大秦直接对抗。
  他们对迁徙之事有些抗拒,但在刀剑的劝说下,还是乖乖就范了。
  边地有坏处,也有好处。
  可以继续骑在异族头上作威作福,朝廷的管制也不会像中原这般严密。
  早年迁徙至南中的巴蜀大族,现在日子过的都不错,没人了就去山林里去抓,没地了几匹马望着山跑一圈,在当地官府画个押,每年上缴些赋税,就可以“合法”拥有大片土地……
  这日子比在中原偷偷摸摸强太多了。
  遇到土人反抗,还可请求朝廷支援。
  聪明人到处都是,颍川士族很快就发现其中的好处。
  很多边地并不蛮荒,南中相继发现几座银山、铁山,草原上也发现几座金山、铜山,每年上缴三成赋税,便可以合法拥有这些矿山。
  除了这些,很多边地土地非常肥沃,随便撒上点种子,就可以丰收。
  迁徙的过程也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艰难。
  官府只是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和僮仆,没有没收他们的钱粮,有钱有粮就什么都有了,只需振臂一呼,跟随他们南下的同宗前仆后继,马车牛车络绎不绝。
  沿途还有秦军骑兵保护,官府的驿站也向他们敞开大门。
  “十年之后,朝廷允尔等科举,陛下说了,若能扬王化于异域,便是有功于大秦,功名利禄少不了尔等,世袭罔替不在话下!”宣义郎们一遍一遍喊着。
  原本意气消沉的豪族们,眼神逐渐亮起来。
  能科举就能做官,后代就有了希望。
  “我等世代耕读,绝不会辜负朝廷心意!”荀范拱手道。
  周围青壮一声欢呼,不过他们举起的不是竹简和锄头,而是一把把环首刀……
  大秦武风极盛,士人配剑,百姓配刀,只要不私藏盔甲和弩机,哪怕背着五十斤重的大刀买菜也没人说什么。
  士族豪强都是非常识时务的人。
  胳膊拧不过大腿,便主动配合了。
  几大士族的头头脑脑被治了罪,反而让旁系子弟们看到了希望。
  同时士族,嫡系和旁支的日子可谓是两重天。
  气氛这么热烈,宣义郎看看周围寒光闪闪的刀片子,舔了舔嘴唇,干笑两声,“不愧是豪族……”
  关中大地上,青苗已经破土而出,正茁壮成长着。
  以渭水为界,南面是民田,北面是朝廷的屯田。
  明显可以看出民田的长势比屯田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