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作者:星辰玖      更新:2024-05-02 19:12      字数:1869
  这话说的!
  扎西丹巴又颤了一颤,这才结结巴巴道:“不是,不是,我们以后一定听从号令,不管您在不在。”
  这家伙,都吓得结巴了,再吓下去就没意思了。
  朱器圾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感叹道:“你们啊,人家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还在这里打自己的小算盘,难道,你们都准备给蒙元和硕特部缴纳牛羊马匹充当粮赋?”
  扎西丹巴连忙解释道:“不是啊,皇上,我们这不是实力不如人家嘛,我们也没办法啊!”
  朱器圾闻言,不由摇头叹息道:“实力不如人家?你们背靠大明的时候可是掌控着整个康区,现在实力都不如一个小小的昌侧集烈了,你们不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还用问吗?
  要不是大明不管我们了,他昌侧集烈敢嘚瑟吗?
  问题,话不能这么说啊!
  这话到底应该怎么说呢?
  扎西丹巴焦急的想了一阵,这才恭敬的拱手道:“今后我们一定誓死效忠大明!”
  这就对了吗,看样子,这家伙脑子还可以。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嗯,这还差不多,朕给你们十天时间,你们回去之后,把部族所有人都迁过来,以后,你们就一起为大明镇守康定城,管理茶马互市和整个康区。”
  呃,这个,康区现在可是昌侧集烈的天下,我们怎么管。
  扎西丹巴闻言,不由一愣。
  不过,他瞟了瞟马千乘和高跻泰,猛然间又反应过来。
  大明这是要帮他们收拾昌侧集烈啊!
  他连忙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小的这就回去把族人迁过来。”
  十天后,长河西部、鱼通部和宁远部齐集康定,打箭炉所在的河谷顿时扎满了营帐,三个部落加起来足有五万余人,看上去总算有那么一点气势了。
  这个时候,康定城还没有开建,但是,传说当年打箭炉矗立的山坡却建起了一座高台。
  三天后,乃是难得的黄道吉日。
  整个河谷到处彩旗挥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五万余族人和石柱宣慰司、天全六番招讨司上万大军齐聚高台下,册封大典正式开始。
  大明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毕懋康亲自宣读诏书,册封登争查吧为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扎西丹巴为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副使,格桑德勒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同知,同时宣布,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并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紧接着,永盛帝又亲自给登争查吧、扎西丹巴和格桑德勒赐下金印、绶带和官袍。
  自此,康区正式划入大明四川行省。
  当然,要平定整个康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第300章 理塘
  理塘原名李唐,其历史亦可追溯至唐朝,蒙元时期,这里还曾设李唐州,建李唐城。
  固始汗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控制康区的中心,大概就是因为这里有座现成的城池。
  那么,理塘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说实话,登争查吧也不清楚,他只是收到了昌侧集烈代表固始汗要求他们纳税的行文,至于什么巴底、单东革什咱、下瞻对等部族被昌侧集烈吞并了,昌侧集烈手底下已然有上万人马什么的,他都是听人说的,他并没有去理塘证实过。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开战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朱器圾派出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同知格桑德勒和秦佐明,带着一队密卫和上百白杆兵精锐还有数百宁远部的青壮悄摸摸向理塘摸过去。
  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摸清昌侧集烈的虚实,二是送份公文给昌侧集烈。
  理塘距离康定足有五六百里,而且中间山峦密布,地广人稀,他们倒也不用太过刻意隐藏行迹,只要每翻过一座山头用望远镜扫视一番看看有没有人烟就行了。
  望远镜这东西还真是神奇啊,竟然能看见十来里外的东西。
  格桑德勒颇为生疏的用望远镜扫视了一番前面的山谷,又摸了摸怀里的公文,脸上不由露出一丝复杂之色。
  皇上对他们的确好,连望远镜这么神奇的东西都赐给他们了,但是,这公文,简直要人命啊!
  这哪里是公文啊,这简直就是战书,而且还是那种看了就会把人气得发狂的战书。
  他是不敢亲自送昌侧集烈手里去的,他亲自送过去的话,暴怒的昌侧集烈不把他大卸八块才怪。
  唉,希望下瞻对部还在吧,要不然就麻烦了。
  他微微叹息了一声,随即小心的道:“秦将军,过了前面的山谷就是下瞻对部经常放牧的地方了,我们很有可能会遇到他们的人。“
  哎呀,总算要看到人了。
  秦佐明闻言,不由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说实话,这会儿他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这康区的路也太难走了,崎岖不平的山谷也就罢了,翻山简直要人命啊,他们虽然都带着马,翻山的时候却骑不了,不但骑不了有时候还得使劲把马往上拉,简直累死个人。
  所以,他们都走了十多天了,总共才行进了不到五百里。
  十多天了啊,终于要遇到人了,他忍不住激动道:“下瞻对部人多不多?”
  呃,这个,怎么说呢?
  这地方,谁没事去串门啊,串个门最少都是个把月时间,而且还累的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