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2 19:14      字数:1860
  微醺,略有醉意,是介于沉醉与清醒之间的一种状态,唯有进入这种生存状态,李白才成其为李白,潇洒一词,才有了依附,曾有诗曰:寂寞的、又不甘寂寞的来客,只在我沉醉与清醒之间叩门……
  朱棣爽朗大笑。
  黄昏浅啜一口,放下酒杯,抛出正题,“陛下,虽然时下世人对商人颇有轻谪之意,不过微臣不介意,关于读书的闲暇经商,有点事想先给陛下透透气。”
  朱棣丢了颗豌豆在嘴里,“说。”
  下酒,还是豌豆米好。
  黄昏看着朱棣桌前盘子里的豌豆,脑海里忽然想起一件事:头几日还在想沐浴露的增稠剂问题,最早设定的是用玉米淀粉发酵得到的黄原胶,可大明现在还没玉米,也没红苕。
  豌豆淀粉能用不?
  可以一试。
  收敛心思,道:“微臣已修建工坊,且将组建商号,然而微臣要准备科举,为求将来能在朝堂之上为陛下之永乐谱曲,为大明之煌煌添柴,实在分身乏术,所以微臣物色了一位经商人才,欲重用他全权经营、管理,但此人身份敏感,所以想征询一下您的意思。”
  朱棣哦了一声,“有多敏感。”
  黄昏也不隐瞒,将沈熙礼的事情说了后,“此人毕竟涉及当年大案,微臣怕今后仕途争斗时,有人拿此人的身份做文章,到时候微臣便要万劫不复。”
  朱棣放下筷子,脸色凝重。
  涉及蓝玉案,确实有麻烦。
  沉吟半晌,道:“无妨,此事是太祖时期的事情,蓝玉等诸多罪魁祸首早已伏诛,且沈熙礼仅是沈万三的重孙,区区一没落商贾耳,你尽管用之。”
  黄昏眨巴着眼睛,“陛下,您贵人多忘事。”
  朱棣:“……”
  没明白黄昏的意思。
  黄昏呵呵贼笑,“要不陛下给微臣个保障,免得将来有人拿此事做文章时,微臣提及今日话谈,陛下忘记了可怎生是好。”
  朱棣没好气的挥手,“吃完饭再说。”
  快要吃完时,一个瓷娃娃狂奔而来,还没进门声音先到了:“皇兄皇兄,你是不是给黄昏赐膳了,是不是喝了酒就要让他净身了!”
  黄昏见状不妙,对朱棣说了句陛下莫忘了,放下转身就跑,却礼都顾不得。
  一溜烟不见人影。
  留下小宝庆瞠目结舌,讷讷的道:“皇兄,他失仪了,该罚。”
  怎么罚?
  当然是净身咯。
  朱棣哭笑不得,“宝庆,休得胡闹!”
  黄昏还没走出紫禁城,狗儿太监气喘兮兮的一路小跑追上,递给他一卷黄绸布,说这是赦免沈熙礼的文书。
  黄昏大喜。
  和狗太监商业互捧了一阵,各回各家。
  要用沈熙礼,首先要对这个人有充分的了解,毕竟这事设计到黄昏欲要打造的商业帝国,从洪武门出来,黄昏直奔徐府。
  徐辉祖下午喝醉了,还在睡觉。
  徐膺绪官场应酬,亦不在家。
  徐妙锦正在吃晚膳,听门子话说黄昏又来了,哭笑不得的说了句让他先等着,话音没落地,身畔就坐下个人影,“锦姐姐还在吃晚膳啊,哎哟,鲫鱼豆腐汤,嗯嗯嗯,这个汤可以多喝点,天天喝都行。”
  黄昏一脸无耻的坐下,自来熟的对绯春说,“看什么看,去拿双筷子。”
  又嘀咕着说和朱棣两个大男人吃饭真没意思。
  都没吃饱。
  绯春黑着脸就要撵人。
  徐妙锦无语,又不能失了礼数,让绯春去拿筷子,绯春还就不去,看着黄昏咬牙切齿,就差没破口大骂说你怎么这么不要脸了。
  徐妙锦只得扭头让房门外的许吟去厨房拿筷子。
  看向黄昏,“又有什么事?”
  黄昏伸手从盘子里抓了一块排骨,边啃边说,“准备组建商号,可是钱不够,来找锦姐姐拉风投,顺便请许吟去办点事。”
  徐妙锦贴心的递了棉帕给他擦手。
  有些意动。
  当家才知柴米贵,她现在也有些发愁,偌大的徐府,仅靠二兄徐膺绪的俸禄,着实有些进出失衡,迟早坐吃山空。
  第109章 你可知我心
  女孩子,还是在乎礼仪的,哪好意思当着黄昏的面吃饭。
  放下筷子,轻声问道:“需要多少钱。”
  黄昏随口道:“锦姐姐有多少钱。”
  徐妙锦思忖了一阵,道:“可以拿来用,又不至于让徐府出现问题的钱不多,大概有一万多两白银吧,不过二兄不会同意的,最多能动用两千两,若是不够的话——”又略显羞涩,“我自己还有几百两私钱,倒是可以给你。”
  黄昏差点没被呛死。
  一万多两白银……
  一两白银是七百软妹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没落的徐府,随手就能拿出近千万的流动资金,真的只有恐怖若斯来形容了。
  关键这并不是徐府的全部家底。
  如果真到了急需用钱的时候,别说一万两白银,怕是几万两都拿得出来。
  瘦死滴骆驼比马大。
  徐达好歹是开国国公,徐辉祖、徐膺绪和徐增寿又一直在当官,且如今还有个徐皇后帮衬徐家,说钱真不是事儿。
  咳嗽了许久,接过绯春怏怏不乐递来的温水喝了一口,才道:“家里的钱就别用了,锦姐姐你把你的私房钱拿出来,凑个一千两来入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