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2 19:18      字数:1853
  朱棣眼睛越发明亮。
  虽然黄昏依然没洗清身为明教教主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黄昏这番辩解真的说到了他心里去:如果黄昏是明教教主也就罢了,如果黄昏不是,那么这里面怕不是真有一些人心黑暗,不仅仅只是三个儿子争夺江山的那点事儿。
  比如孙隽,明明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的,为何要针对黄昏?
  这里面没有点人心黑暗?
  朱高煦见状不妙,如果任由黄昏这么舌绽莲花,怕是要弄不死他,急忙出声:“你说一千道一万,也摆脱不了你是明教教主的事实,而明教,是太祖钦定的邪教!”
  这话很重。
  连太祖都搬出来了,那么谁都不敢忽视这个问题。
  黄昏看向朱高煦,“明教是邪教,那么殿下为何就愿意相信一个邪教圣女的话,而无视一位朝堂青云之间的忠诚臣子之言?”
  朱高煦哈哈一笑,“因为方娇知道了她过去的错误,选择了悬崖勒马。”
  黄昏也哈哈一笑,“这就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呼应上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黄昏前面是埋了这么个坑。
  别说,这么一来,众人还真的开始怀疑方娇了。
  明教圣女的话,真能相信?
  第627章 一个可能
  方娇面无表情。
  该她做的该她说的,都已经做了说了,结局如何她不关心,她也知道今日来到乾清殿,生死皆在一瞬之间,她只是相信着一件事:孙隽一定为给她的儿子谋一个未来。
  她相信孙隽。
  其实整个浙江的明教人员,都相信孙隽。
  朱棣看向孙隽。
  孙隽只得上前一步,道:“方娇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微臣不知道,但微臣只知道一件事,明教在浙江的暴乱,确实是黄昏促使的,这一点,方娇可以证明,而黄昏随行的西域家姬,也能证明方娇和黄昏的会面事实。”
  朱棣略微沉吟,看向礼部尚书郑赐:“着精通西域语言的人,去黄昏府邸提升去过浙江的西域家姬。”
  郑赐正欲转身离开乾清殿去礼部安排。
  黄昏忽然笑道:“何须这么负责。”
  众人不解。
  黄昏看向朱棣:“回禀陛下,微臣有人证物证,目前在皇宫门外等候,陛下若是相信,可以宣召此人进来对证。”
  朱棣讶然,“什么人证?”
  黄昏道:“证明微臣不是明教教主,证明真正的明教教主的人。”
  朱棣犹豫了下,“召。”
  黄昏行礼,欲退出乾清殿。
  朱棣又道:“狗儿你和黄昏一起去。”
  说到这里看了一眼纪纲。
  纪纲秒懂。
  心中狂喜,关键时刻陛下还是相信自己的,看来今天这事自己大概率要平安度过了,急忙道:“陛下,能证明明教教主的人肯定也是明教中人,是邪教人员,为了狗儿公公的安全,微臣着几个人去保护?”
  朱棣颔首,“善。”
  中人心里都在暗暗腹诽,不论立场都有点同情黄昏。
  伴君如伴虎。
  任你先前多么叱咤风云,现在依然被君王忌惮。
  真以为纪纲派人是保护狗儿?
  锤子的事。
  狗儿大监可不是一般的大监,那是从沙场浴血走出来的人物,真以为他不是“男人”?摆脱几个邪教人员易如反掌。
  纪纲派人,是盯住黄昏,怕他跑了。
  黄昏倒也不介意。
  带着狗儿和几个锦衣卫去请人证了。
  乾清殿里,朱棣挥手,“尔等且都退下罢,待黄昏归来再进殿议事,孙隽留下,朕有浙江方面的政事要交代于你。”
  众人齐齐退下。
  殿内只剩下孙隽和朱棣。
  朱棣看向孙隽,“当下无人,孙隽,你给朕说实话,你走这一步棋,于你无益,须知浙江的暴乱已经平息,朕也不会问你的责,而你这一步棋于太子无益,黄昏可是支持太子的,黄昏若是折了,没人帮助太子吸引注意力,太子将被汉王和赵王针对,别告诉朕你不是支持太子的!”
  孙隽弯腰,“微臣此举,不为太子,不为自己,只为大明江山,如果黄昏真的是明教教主,微臣哪怕是死,也要将他剔除朝堂。”
  朱棣颔首,“黄昏是不是明教教主,你心里不明白吗?”
  这话一出,孙隽愕然。
  他做梦也没想到,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了,陛下竟然还是不愿意完全相信黄昏就是明教教主,这是何等的信任。
  当然,事实如何,孙隽心知肚明。
  缓缓的道:“臣有思量。”
  朱棣不说话了。
  他在思索,孙隽这个思量到底是什么,是因为他私人的原因不得不针对黄昏,还是因为黄昏真的是明教教主,他为了浙江的局势而针对黄昏?
  孙隽继续补充道:“陛下,不论黄昏是不是明教教主,他能让浙江的全部明教人员配合他暴乱,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棣出了一身的冷汗。
  对啊。
  黄昏能让浙江的明教暴乱,那么整个大明境内的明教暴乱,也不是不可能。
  在这一点上,孙隽看得比自己清楚。
  所以在确保太子的同时,孙隽为了大明江山走了这一步棋,是要将黄昏扼杀,为了预防将来的动乱,孙隽放弃了黄昏带来的其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