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2 19:20      字数:1836
  朱棣冷笑一声,“需要朕找人来和你们对质吗?”
  两兄弟默然无语。
  许久,朱高燧才第一次说话,“父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儿臣对你忠心耿耿,岂敢做这种谋逆之事,此事若是儿臣所为,天打雷劈人尽可诛阿!”
  又继续说道:“就算五军都督府那边有一些人事调动是儿臣作为,那也是儿臣为了父皇的千秋大业,为将来的征讨番邦培养将才。”
  朱棣冷笑一声,“这么说我还要谢谢你们。”
  朱高燧摇头,“儿臣们为父皇做事,不敢邀功。”
  朱棣不想在此事上纠结,说:“没事都退了吧。”
  朱高煦死猪不怕开水烫,态度强硬点大声说道:“父皇,难道昨日之事就这么算了吗,以后儿臣们出行如履薄冰,还怎么去为父皇的千秋大业奔走谋算,又如何赶上沙场厮杀敌人,随时都有可能被人从背后捅刀子啊!”
  这句话意味深长。
  表面上看是朱高煦在叫苦,实际上其实是在威胁朱棣,如果此事不处理,他们就不愿意再为朱棣上沙场杀敌。
  朱棣猛然抬头,目怒凶光,咬牙切齿,“你是在威胁朕,嗯?!”
  朱高煦怂了。
  啪的一下跪下,“儿臣不敢。”
  朱高燧也不敢怠慢,急忙跪下说:“父皇息怒,黄兄没有威胁您的意思,只是儿子们担心此事不处理,以后儿臣们确实寸步难行。”
  朱棣的神情缓和起来,点头道:“这事我自会处理,你们不用操心。”
  确实要处理。
  否则天家皇室的威严何存。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只好失望的退下。
  两兄弟并不知道,在他们离开之后,朱棣伸手扫过书桌,将桌上东西全部扫翻在地,咆哮的吼道:“两个蠢货,被人当枪使了还不自知!”
  内侍康灵和众多宫女内侍吓得惶然下跪,齐声喊着陛下息怒。
  朱棣颓然坐下。
  是啊,现在发怒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自己再怎么迁怒两个儿子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自己一手造就出来的问题。
  什么问题?
  当然是纪纲这条疯狗已经超脱了掌控。
  朱棣心知肚明,所有的事情都是黄昏是在设计对付纪纲,从先前薛禄和记纲之间的冲突,到昨天三元楼的事情,所有一切都是黄昏的计谋。
  但是在两件事上,黄昏没有对自己诉说纪纲的任何罪状,他只是把事实摆在自己的面前,让自己去发现纪纲的失控。
  这才是最强的阴谋。
  或者说这是一桩阳谋,无可破解的阳谋。
  黄昏用事实来揭露了纪纲的不可掌控,既敢无视侯爷的地位将薛禄开瓢,又敢利用王爷设计,谋害朝堂重臣,保不准还有其他朱棣不知道的更疯狂的事情。
  其野心之大,行为之狂,已经不在君王的掌控之中。
  朱棣起了杀意。
  这条疯狗再不处理,只怕真会咬伤主人了。
  但是这十年朱棣一直重用纪纲,重用锦衣卫,现在纪纲牢牢掌控桌锦衣卫,在文武大臣之中也有众多的支持者,要杀纪纲谈何容易。
  但朱棣根本不担心这点事情,纪纲的势力再大,他再疯狂,也只是一个臣子,他掌控的锦衣卫再怎么着也是天子直辖,何况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纪纲送死。
  杀纪纲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但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需要防止事态扩大。
  第852章 收官
  朱棣冷静下来之后,让康宁去尚宝司叫来尚宝司卿徐鹰绪,并去翰林院宣召一人来秉笔写圣旨,这是准备下一道正儿八经的圣旨了。
  而不是口谕之类的。
  确实,这个事情如果只是口谕,留下的后遗症不少,但要是圣旨就不一样了,表示咱们的天子还是很重视这个事情。
  谋害王爷这种事情必须慎重处理,一招不慎则可能为天下带来负面影响,朝中臣子一看,原来谋害王爷在陛下心中竟然是如此云淡风轻的事情,那咱们对天家皇室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所以不能是口谕,必须是圣旨。
  很快,圣旨内容传遍整个应天。
  然后应天朝野沸腾,因为陛下这一道圣旨内容和以往截然不同,按照以往的惯例,这种案件一般都是交由北镇抚司差办。
  但是这一次差办此事的却不是北镇抚司。
  而是刑部、应天府衙和大理寺共同办理。
  并且陛下在圣旨中明确提出,三元楼藩王下毒案件另有真相,嫌疑人并非黄昏,责令有司系统、细致侦查,勒令两位王爷以及北镇抚司、三元楼全力配合。
  圣旨一出,朝野哗然。
  这道圣旨的意味极其深长,稍微有一点仕途斗争直觉的人都能看出来,陛下这是对北镇抚司起了猜疑之心,纪纲也不再是那个陛下无比信任的指挥使。
  靖难十年后来一直被北镇抚司压得喘不过气的臣子们看见了希望。
  而锦衣卫北镇抚司则是一片惶然。
  这里面隐藏的信息显而易见,一切都起源于纪纲和薛禄的冲突,纪纲骄横狂傲在皇宫之中开瓢薛禄,这个事情当时虽然并未处理,但如此看来,纪纲在陛下那里已经开始失去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