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2 19:22      字数:1843
  堪舆图再重要也没粮草重要。
  赵荣也道:“或者我们从朵甘都司那边去要粮草?”
  黄昏哈哈一笑,“诸位难道没想过么,我们作为大明的军队,在大明的疆域内,竟然会出现粮草问题?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好么。”
  挥手,“走罢,让所有儿郎归队,谨防朱高煦还有其他布棋,咱们得赶紧回沙州卫,有一说一,在沙场上遇见朱高煦,我真的压力大。”
  孙亨和赵荣还想说什么,谭忠咳嗽一声,“放心罢,想必黄帅早有计划。”
  没有计划怎么敢把大军拉到关西七卫来。
  ……
  ……
  应天乾清殿。
  朱棣看着手中那封从朵甘都司传过来的章折,一脸头疼。
  这小子……
  黄昏也简直太胆大妄为了。
  这都还没确定要打亦力把里,你倒好,先拉了两万神机营到关西七卫,深恐亦力把里不知道咱们要西征么。
  这倒没什么。
  只要有了出兵理由,就是碾压性的实力,亦力把里有没有准备都一样。
  关键是朱棣知道自己那个二儿子。
  也是个胆大妄为的人。
  这么好的机会,二儿子不想办法弄死你黄昏才是怪事。
  你这两万人到了关西七卫,有个锤子的粮草支援,没有粮草支援,怕是要哗变,到时候你这个北伐主帅就要死在哗变的士卒手中,成为天下笑谈。
  然而后果不止于此。
  黄昏死在军营哗变中的话,我这个当天子的也要被后世人嗤笑,后人会说,你看看,你看看,永乐朱棣自诩可媲美太祖,可结果呢,北伐得胜的主将竟然在自家的地盘上因为粮草问题被哗变而亡,朱棣这个天子对境内的掌控里也就那样,搞不好还是忌惮黄昏功高盖主故意杀害的黄昏。
  这倒好了。
  黄昏成了大明的越发,我朱棣变成了赵构。
  可笑不可笑。
  朱棣有些愁,现在下旨意去甘肃都司,让靳荣支援粮草时间上来不及不说,搞不好靳荣会有一万种理由来推诿这个事——靳荣可以支援粮草,但也可以借口运送的时间问题,等黄昏的两万人哗变导致黄昏身亡之后,再将粮草送递过去,这样谁也怪不得他。
  毕竟大家都知道,关西七卫那边的运输确实是个大问题。
  河西走廊可没水泥官道,真不好走。
  朱棣急得想热锅上的蚂蚁,黄昏之死——老实说,在朱棣看来,现在大明外扩战争基本上就剩下个亦力把里,也可以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
  但那两万神机营,朱棣舍不得。
  必须给以粮草支援。
  靳荣那边,因为有老二朱高煦的缘故,朱棣已经不去奢望了,所以唯一能支援关西七卫的就是朵甘都司。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通过朵甘都司,走陇西走道经河西走廊将粮草送去关西七卫。
  但河西走廊的咽喉在靳荣控制之下。
  也就是说,这一次负责运输粮草去关西七卫的人,必须是一个压得住靳荣的人,而且也要压得住老二朱高煦。
  朵甘都司,谁有这个资格?
  没有人!
  没有人也得去办这件事,朱棣于是迅速下圣旨到朵甘都司,命朵甘都司的都指挥使亲自带队送粮草去关西七卫。
  而且朱棣说得很直白,让这位都指挥使酌情,可以考虑绕道,避开河西走廊的咽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朱棣还下了圣旨送往甘肃都司,让靳荣支援关西七卫粮草。
  双管齐下之下,只要朵甘都司的都指挥使有点能力,能送一些粮草到关西七卫,朱棣就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很快得到朱棣圣意:亦力把里局势负责,恐有变动,着令黄昏率神机营两万驻防关西七卫,防止亦力把里国内的战火烧到我大明边境。
  这是给黄昏擦屁股。
  有了这个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行文,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去找靳荣和朱高煦要粮草,而这两个人也没办法拒绝。
  说白了,朱高煦和靳荣敢如此胆大妄为,就是因为黄昏去关西七卫名不正言不顺。
  否则怎么敢不给粮草。
  就是因为擅自行军到关西七卫,说难听点,违抗军令,说好听点,就是狂傲不逊,不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放在眼里。
  虽然圣旨连下,朱棣还是很蛋疼。
  因为时间可能来不及!
  第1107章 那就沙场见!
  亦力把里的使团归去,大明使团出使,双方是一起走的,从汉中进入陇西走道,然后走河西走廊,也就是说过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然后进入亦力把里。
  要从靳荣扼守的河西走廊咽喉过,也要从黄昏驻留的关西七卫过。
  两个使团开始还不觉得,直到走到武威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劲,怎么大明边军剑拨弩张,看起来要和谁打仗一样。
  亦力把里的使团吓得胆战心惊。
  还以为是针对亦力把里把秃孛罗的事情,心想着回去可得把情况往严重里说,让可汗纳黑失之罕一定要去剿灭把秃孛罗。
  要不然大明的边军就要打过来了。
  大明使团的使节范闲毕竟见多识广一些,很快发觉了不对劲的地方,不过他无权过问,朱棣也没有给他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