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2 19:27      字数:1908
  “和仲兄,你听说了没有?”
  忙完手头差事的李邦华,情绪复杂的来到王洽这边,开门见山道:“陛下身边的王承恩、方正化二人,先前领着大批内廷宦官离京,其实是奉了陛下的口谕,去查办内廷名下皇庄。”
  “竟有这等事?”
  忙的昏天黑地的王洽,骤然听闻此言,脸色微变道:“孟暗兄,你这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可靠吗?
  若真是这样的话,这对我大明来讲,是件天大的好事啊,先前内廷这边,势头过盛,陛下……”
  “和仲兄,事情哪里有你所想的那般简单啊。”
  李邦华轻叹一声,眉头紧蹙道:“你可知道,那王承恩、李邦华所领内廷宦官,是出自哪里吗?”
  “嗯?”
  王洽迷惑了,内廷宦官,不是出自内廷,又出自什么地方?
  李邦华见状,走上前低声道:“据我所知道的消息,陛下凯旋归朝没多久,便召见王承恩、方正化二人,还设了大内行厂和西辑事厂。
  这次查办内廷名下皇庄,那些出动的内廷宦官,皆是内厂、西厂名下的……”
  “陛下怎能这般行事啊。”
  王洽脸色大变,脱口而出道:“内廷这边,本就有了东厂,现在又多了内厂和西厂,那国朝……”
  “和仲兄慎言啊!”
  见王洽这般激动,李邦华忙上前劝道:“这话若传到陛下那边,你我都有大麻烦,尤其是当前的朝局下,有些话绝不能乱讲。”
  自建虏进犯大明一事出现,被选进这特设的军机处,后随驾出征的这段时间,李邦华算是见识到天子的手段,还有那深不见底的城府,天子的这种前后差别,时常叫李邦华感到心悸。
  在袁崇焕被扣押在诏狱,满朝文武都盯在这边时,天子不声不吭的另辟蹊径,创设大内行厂、西辑事厂,命他信赖的王承恩、方正化,将刀砍向了内廷名下的皇庄。
  若是没有内厂和西厂的话,李邦华知晓此事后,那肯定是很高兴的,毕竟这些年,负责皇庄的那些管庄太监,做的事情都是罄竹难书啊。
  可问题出就出在内厂和西厂这一块。
  此时此刻的李邦华,甚至能想象到朝堂那边,知晓此事的一些朝臣,会生出怎样的反应了。
  “……元辅,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得?”
  彼时的文华殿内,李标面色难看,看向韩爌说道:“陛下出手整治内廷名下皇庄,对国朝来讲是好事。
  可这突然出现的内厂、西厂,叫我等如何能接受的了啊。
  一个东厂,一个锦衣卫,先前的种种表现,都透露出陛下要重用厂卫,现在又多了个内厂和西厂。
  这定是陛下身边有奸宦……”
  “行了,不要再说这些了。”
  韩爌摆手打断道:“陛下的改变,你心里又不是不清楚,当前朝局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若真行规劝之势,那必然会引起陛下的怀疑。
  内厂、西厂一事,陛下没有声张,我等从地方知晓此事,真要叫陛下深究下来,北直隶这边,不知又要出什么乱子。”
  早在王承恩、方正化他们,领着内厂、西厂的厂番,大规模出动离京后,一些朝臣就通过自己的关系,向这些内廷宦官赶去的地方,寻求相应的线索,好知道一些这背后代表的深意。
  可通过汇总的情况,却叫那些朝臣大惊失色,先前被罢黜的大内行厂、西辑事厂,竟被崇祯皇帝搞了出来。
  尽管这内厂和西厂,是针对内廷名下的皇庄行事,可谁都不敢去多想,之后内厂和西厂,又将扮演什么角色。
  甚至一些朝臣的心中,都不由自主的生出,天子要重用厂卫,破坏国朝现有秩序的想法了。
  其实对崇祯皇帝做的这一手,不单是外朝的大臣,开始担忧起来了,像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不少的太监,也都担心起来。
  为首的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辑事厂的曹化淳。
  在重用他们东厂的背景下,崇祯皇帝突然设立大内行厂、西辑事厂,这是不信任东厂了吗?
  关键这次突然审查内廷名下皇庄,也牵扯到内廷不少人的心啊,毕竟皇庄到底是什么德性,曹化淳这些人都是清楚的,有不少甚至都收取了银子,真要细查下去的话,那内廷无疑会引起一场大地震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火要烧的更旺些
  崇祯皇帝回到乾清宫东暖阁,细想了查办皇庄一事,觉得内廷这边的火,要烧的再旺一些。
  先前借着建虏进犯大明一事,崇祯皇帝重用了东厂和锦衣卫,并顺势调整了内廷的十二监四司八局。
  并且在自己御驾亲征期间,以曹化淳为首的内廷太监,以骆养性为首的锦衣卫,为制衡朝堂局势,起到了不小的助力。
  眼下大明突生的外患没了,凯旋归朝的崇祯皇帝,政治目标也转向了大明内部,想要制衡朝堂,除了外朝,内廷也是一股力量。
  这次查办皇庄一事,崇祯皇帝启用家世清白、年轻的宦官,以在战场上立功的武阉,搭建起大内行厂、西辑事厂,就是想一查到底。
  不过有一批人,还需区别对待,那便是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太监群体,这些人哪怕有牵扯其中的,也不能简单的一杀了之。
  在内书堂这个培养高级太监的地方,尚没有培养出一批能堪重用的苗子前,在内廷这边,崇祯皇帝还需有人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