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作者:枪手1号      更新:2024-05-02 19:49      字数:1880
  到了那个时候,广南西路就更无法与贵州路相比较了。
  所以岑重给自己立下了一个时间节点,当萧诚拿下了大理,便在大理建立起了良好的秩序而自己还没有理清广南西路的话,那他就服输。
  从此心甘情愿的居于萧诚之下。
  真是希望自己在这一场竞争之中别再输了。
  好歹也保留一点面子啊!
  对于岑重的这点子小心思,萧诚笑而不语,岑老夫子却哧之以鼻。
  老夫子认为自家儿子没有半点赢面。
  老夫子如今不再当私塾夫子了,在萧诚的再三恳求之下,老夫子以七十高龄出山,当了贵州路的提学,专司督办一路之学政。
  萧诚费了老鼻子儿劲把老夫子忽悠出山,让他放弃了饮酒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日子,自然是没安好心。
  一来,这位老夫子虽然一辈子没考中过进士,但学识水平都是上上之选,是个行家,而且能教育出岑重这样的实干家,他本身做事,又怎么会差呢?
  二来,老夫子教了一辈子书,桃礼满天下,不说近二十个进士了,这些人萧诚想忽悠来也不大可能,但老夫子还有更多的学生,没有考中进士的,那就可以打打主意了嘛!
  先生贵为一路提学,说不定就有过去的学生来这里谋个出路。
  现在贵州路上,差得就是读书人,更差的是有些本领的读书人。
  那怕那些把书读傻了的家伙,也能弄来替贵州路上的娃娃们启个蒙总行吧?
  而且,这些能读得起书的家伙,家里一般都是比较有钱的,至少也是一个小康之家,不然也请不起开价比较昂贵的岑夫子作先生,这些人来了,还可以变相拉动贵州路的消费嘛!
  当然,老夫子也还是个心怀天下的热心人,过去考不了进士,当不了大官,这满腔热忱无处放送,现在自家学生给了这么一个机会,老夫子却是干劲冲天了。
  这两年,贵州路上学风兴盛,到处可见学馆私塾,时时可谓琅琅读书之声,盖因为这位老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动。
  一名仆人,一头毛驴,两个护卫,老先生游走在贵州路各处,每到一处,伸手便要钱建学校,寻先生。
  老夫子身份超然,一伸手,不管是本地官府也好,还是富豪乡绅出罢,一个个都是积极响应,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房子给房子,短短时间内,贵州路上学馆遍地,关键是,没花官府几个钱。
  对于岑重想接老夫子去广南西路享福的想法,老先生直接翻了个白眼儿给他。
  岑重又不能把广南西路提学的位子给自己老子,便也只能看着自家小师弟糊弄着自家老爷子给他兴高彩烈的干活儿。
  当然了,老夫子也是乐在其中,精神倒是比以前好了许多,也让岑重很是欣然。这一次来,还专门给老夫子送来了一个暖床的丫头。
  这一招,让萧诚目瞪口呆半晌,看着岑老夫子那矜持却又满意的模样,当下便明白在这件事情上,自己似乎是办差了。
  到底自己还算不上这个时代真正意义的士大夫。
  不过萧诚也充满恶意的想着,看岑老夫子如今这精神矍铄的模样,搞不好给岑重添个小弟弟抑或是小妹妹,哈哈,到时候岑重那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几个儿子女儿,脸上可就好看了。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萧诚恶作剧一般地给自家夫子写了这么一首诗,本来是想调侃一下老师,不成想岑老夫子反而以此为荣,得意洋洋地向着自家亲朋好友弟子炫耀这首诗,倒也让萧诚是哭笑不得。
  有得意的,自然也就有失意的。
  与岑重的失落有些不同的是,三年前怀着满满的恶意到了贵州路上的从三品大员胡屹,如今却是被生活磨得完全没有了脾气。
  来自于贵州路各界对于堂堂三品大员的暴击,让胡屹已经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将转运使衙门定了绥阳,是胡屹当初自认为选址绝佳的策略。
  绥阳属于遵义府,而且又与思州相连。
  胡屹不认为播州,思州能与萧诚一条路走到底。
  萧诚的搞法,最终必然会触及到这两地的底线,双方肯定会为了诸多利益诉求的不同,而最终翻脸。
  不得不说,胡屹虽然做事不大靠谱,但毕竟还是进士出身,考虑问题也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如今遵义府,黔东西府两个为杨家和田家掌握的府治,在经济发展之上比起铜仁、毕节、黔南等地已经落后了不少,而这些,也的确是因为这两地在推行土地承包,税费合一,提高商税等一揽子政策不力的原因。
  胡屹很想搞事。
  但问题是,这两地虽然矛盾重重,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跟胡屹勾结搞事。
  遵义知府虽然还是杨庆,但杨庆已经老了,现在只挂了一个名,真正主事的的,变成了杨泉。而杨泉则是最早跟随萧诚的那几个人之一。
  而黔东南由田畴掌控,田家在三年前的罗氏鬼国一事之后,遭到了清洗,鲜血都还没有完全干涸了,那个敢跳出来闹事?
  事做得不好,政策推行不力是一回事,这样的问题,可以找出千百条理由来推娓,来解释,但勾结外人,就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