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作者:中华田园牛      更新:2024-05-02 20:23      字数:1868
  “还有我们府上的那些下人今天出去购买东西,竟然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现在我们府上连米粮都没有了。”
  “另外有几个下人向我这边请辞了,说是家里面出事了,恐怕以后没有办法给府上做事了。”
  王宣支支吾吾的说道,这是他管家管理的事情,本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该和王鏊去说的,可是他现在也没有办法了。
  第846章 寸步难行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王鏊一听,顿时就更怒了,刚刚本来就已经怒火中烧了,现在没想到连自己府上都出了这样的事情。
  下人离开,有钱买不到东西,自己这是成了世界公敌了?
  “我就不信了,这天底下就没有讲理的地方了,他刘晋可以一手遮天了。”
  王鏊怒气冲冲,觉得这一切都是刘晋让人针对自己的。
  自己投资的商行要退自己的股,自己家族这边建造的工厂、拥有的海船也被针对,还有自己的下人都离开自己府上,这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自己还没死呢,也仅仅只是丢了官职,这刘晋是要对自己赶尽杀绝了。
  “给我备车,我要去拜访刘阁老。”
  王鏊怒气冲冲,准备去找刘健、李东阳他们好好的说一说自己的遭遇,他要联络各方,狠狠的反击刘晋,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老爷,车夫他回家了。”
  王宣看了看王鏊,无奈的说道。
  “你们谁会驾车的,现在马上去驾车出来。”
  王鏊微微一愣,接着冷冷的说道,人就往外面走去。
  坐上四轮马车,王鏊依然怒气冲冲,习惯性的拿起车上的报纸看了起来。
  今日大明早报在最显眼的头版位置上面用极其尖锐的词语讲述了这件事情。
  这是在剥夺普通家庭子弟受教育的权力!
  大明早报详细的讲述了刘晋所开办新式学校的目的和初衷,刘晋办学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贫寒子弟能够到学校去读书识字,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知晓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同时也是培养忠君爱国的思想和价值观。
  刘晋有钱不自己享受,而是慷慨大方的办学校,许下心愿,希望有一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进学校读书识字。
  如此善行,现在却是被人攻讦,认为刘晋所办的新式学校是在祸国殃民,动摇江山社稷,这是对刘晋无端的最大侮辱和攻击。
  大明早报上面更是尖锐的指出,这是以王鏊为代表的酸臭腐儒要垄断知识、垄断教育,要剥夺普通家庭子弟读书受教育的权力。
  自古以来读书的耗资都非常大,根本就不是普通家庭子弟能够承受的,只有家底殷实的家庭才能够支持一个孩子去读书。
  而对于普通的家庭孩子而言,想要出人头地,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去读书,唯有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刘晋每年自讨腰包,上百万两的银子拿出去办学,免费的教育,还有午饭可吃,这是为了无数贫寒家庭的子弟能够有一个翻身的机会,能够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且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并不和你们争夺科举考试的名额,仅仅只是为了读书识字,获取知识,在长大之后能够拥有一技之长,能够获得一个好的工作,过上富足的生活。
  如此简单而已。
  可是偏偏如此简单的事情,如此大善之行,却是被王鏊批判的一无是处,更是上升到了祸国殃民、动摇江山社稷的地步
  ……
  “一派胡言~”
  王鏊看着大明早报,越看越生气,直接将报纸给撕成碎片。
  自己又没说不让普通家庭子弟读书,又没说不让他们去考科举。
  自己只是说这些新式学校不教四书五经,只重旁门左道,这是本末倒置,应该要关闭,要整治,可没说要垄断知识和受教育的权力。
  王鏊当然不懂,他出身书香门第,他父亲是知县,家底自然不用说,供他读书没有任何的问题。
  他根本就不明白一个贫寒家庭子弟读书是有多难,这上私塾需要缴纳的束脩、逢年过节给老师的孝敬,这都还是小头,但随便一个都是足以压垮普通家庭的骆驼。
  更何况,这读书所需要的书本、笔墨纸砚等等,还有读书就要去参加考试,每次考试又要花费很多,结交朋友、同窗、孝敬前辈等等,那一处不要花银子?那一处的花费能够便宜?
  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尾也吃饭都是一个问题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粮去供应家里的孩子读书。
  纵然是现在,在京津地区,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了,物价便宜了,很多人能够供应孩子去读书,可是供一个孩子读书考科举,它就是一个无底洞,再多的银子都不够花的。
  关键是大明朝廷这边的运转缓慢,京城这边人口迅速的膨胀,但是学校和私塾却是并没有相应的增加。
  唯有刘晋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兴办学校,招收学生,还是不要钱的那种,这才让很多家庭的孩子能够有书可读。
  他王鏊当然不懂,正如这个时代高居庙堂之高的大臣们哪里会懂的民间疾苦。
  正如后世的有钱人家的孩子觉得穷应该就是有一套房,有一辆七八十万的车,再加上百来万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