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5章
作者:中华田园牛      更新:2024-05-02 20:27      字数:1862
  “看我干嘛?”
  刘晋被两人看着,有点发毛的问道。
  “你这脑袋是怎么想的,竟然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出来?”
  朱厚照忍不住仔细的看了看刘晋问道。
  “额……胡乱想的,也不知道行不行。”
  刘晋老脸微红的说道。
  “胡乱想的都比我们苦思冥想的办法要更好,啧啧,真不愧是老刘。”
  朱厚照顿时就感叹一声。
  “咳咳,这方面,你们才是教授,我就是个外行人,根本不懂,乱说的。”
  “你们看着办,觉得行就去试试。”
  刘晋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那是当然,我们肯定会试一试的,而且我觉得这个办法肯定行。”
  “铁轨,铁轨,建造铁轨的话,完全可以限定蒸汽机车的运行轨迹,不用担心出什么问题,蒸汽机车的动力强大,到时候还可以拖很多的东西和货物。”
  “或许可以弄很多的车厢,还可以载人。”
  一旁的任思恒却是已经开始思索起来。
  第1081章 蒸汽船的难题
  “火车不走铁轨的话,似乎好像很容易出事啊!”
  刘晋看着两人表情,心里面笑了笑。
  因为有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存在,大明的科技发展算是开了外挂。
  以蒸汽机来说,如果不是自己主导,调拨专项资金让人去研究这个东西,说实话,这蒸汽机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有可能会被人研究出来。
  尽管蒸汽机的原理很简单,也谈不上什么多高的技术含量,但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需要有人去点一下才可以出来,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恐怕在大明的这片土壤上是很难孕育出来的。
  即便是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迅猛发展,对生产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要弄出这个蒸汽机恐怕也是需要一段漫长的岁月。
  还有像新式的织布机和纺纱机,道理也是一样的。
  这两样东西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没有这两样东西,大明的纺织业就没有办法迅猛的发展起来。
  而纺织业是现在大明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也是现在最具有资本色彩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大工厂、大作坊,都已经开始具备后世工厂的雏形。
  正常来说,这两样东西要发明出来,那是需要偶然的发现才有可能。
  但是有了刘晋这个穿越者就不一样了,不仅仅提前发明出来,并且在刘晋的推广下也是迅速的普及开来,促进了大明的纺织业发展。
  现在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发展也是如此,都是刘晋主导的,也都是关键性的东西,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刘晋自己去苦思冥想的研究这些东西。
  只需要在关键点上面给予一些提示就可以了,这才是穿越者应该做的事情。
  大明人不会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差,甚至于比绝大多数的民族都要更加聪明、智慧,能工巧匠多得是,只要给予这些能工巧匠们发挥自己的能力的平台,自然而然就可以促进大明科技的迅猛发展。
  大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缺乏聪明人,也不是缺乏善于思考和发现的人,而是大明的这种社会制度,在八股取士的制度之下,整个社会的思想都被牢牢的控制,排斥新的想法和新事物,这才是阻碍大明发展的东西。
  儒家的学说发展到了现在,已经走偏了,长期以来对这片土地的垄断性统治,让儒家学说停止发展,并且逐渐故步自封,又极端的排斥其它的学说,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这也是刘晋为什么要开办新式学校的缘故,因为必须要有新的东西注入,必须要有新的思想和学说的兴起,才能够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
  “对了,蒸汽轮船的研究情况和我说说。”
  蒸汽机车应该是很快就可以问世,有了大功率的蒸汽机,再铺上铁轨的话,很快火车就可以弄出来了。
  当然,单靠火车上不行的,大明广袤的疆域,连太平洋都是内海,没有快速的海上航行工具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刘晋也是问起蒸汽轮船的研究情况来,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是否可以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给予指点。
  听到刘晋的话,任思恒有些无奈的说道:“刘公,你还是跟我过来看一看吧。”
  说完也是带头往蒸汽轮船研究的项目所在地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说道:“蒸汽轮船的研究,我们主要是和天津造船厂这边进行合作,项目的主要地点也是放在了天津这边。”
  “不过,这蒸汽轮船,最主要的并不是轮船而是蒸汽动力,在京城这边,我们也是在研究如何将蒸汽动力运用到船只上面。”
  “一直以来,我们的船只都是使用风帆来提供动力,依靠蒸汽动力这方面,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船桨,用蒸汽机带动船桨,然后利用船桨花船带动船只。”
  “……”
  任思恒给刘晋详细的讲解起他们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来。
  蒸汽船和传统的风帆船自然是有巨大差别的,机械研究院和天津造船厂、造船学院的人也是一起联合研究了许久。
  很快,在任思恒的带领下,刘晋、朱厚照也是来到了蒸汽轮船的研究项目组这里。
  “刘公,这就是我们研究出来的船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