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4章
作者:中华田园牛      更新:2024-05-02 20:29      字数:1928
  “嗯,跟大明这边学总不会错的。”
  “此事由你负责,专门派人去学习制造蒸汽机,回头我们也在天竺这边修一条铁路试试看看。”
  “也不知道到时候我们如果修铁路的话,可以不可以去大明这边募集资金,这铁路的造价肯定不便宜,动辄都是上亿两银子的庞大开支,也只有大明能够支撑的起。”
  宁王郑重的点点头,想了想也是吩咐道。
  “王爷,我已经让人打听清楚了,这铁路的造价,一里差不多要五万两银子,这还是在平原地区,如果是在山地、丘陵等地区,需要架桥、改道、开山、钻洞的话,造价还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大明规划的两条铁路需要几亿两银子的缘故。”
  “如此庞大的开支,高昂的造价,也只有大明能够玩得起,我们这海外的藩国,根本就建不起啊。”
  刘养正也是感叹一声说道。
  京河铁路、京杭铁路,随便一条都是几亿两银子的造价,如此庞大的预算,真的只有大明帝国这边才能够拿得出来。
  “先学吧,这事情恐怕只能以后再说了。”
  宁王点点头说道。
  就在三人商量事情的时候,有太监急匆匆的走来禀报道:“王爷,倭国幕府将军使臣求见!”
  “倭国幕府将军使臣?”
  宁王、刘养正、李士实三人一听,互相看了看,也不知道这倭国人好好的来找自己做什么。
  第1223章 足利家的请求
  安宁城皇宫四海厅之中,足道带着几个足利家的心腹在耐心的等待着宁王的接见,一边喝茶也是一边四处看了看。
  眼前这个宁国皇宫,虽然远不能和大明京城的皇宫相比,但是却也相当的奢华,锡兰岛的宝石、缅甸的翡翠、南洋的珊瑚、珍珠、非洲的象牙等等经过匠人的精心装饰,让这座皇宫显得富丽堂皇却又不失皇家的威严和大明人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文雅之气,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统一。
  “真是有钱!”
  足道感叹一声。
  看看眼前的奢华宫殿,再想一想自己足利家的局势,也是愁上眉间。
  自从应仁之乱后,室町幕府就开始江河日下,无力镇压各地的大名,各地大名群雄并起,相继称霸一方,彼此之间征战不断,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室町幕府内部,以前诸多忠于幕府的家族也是野心勃勃,细川、尹势等重要的管领相继成为了曹操之流,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
  忠于足利家的诸多家族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则是因为家督突然死去,家族内为争夺家督的位置出现混乱,有的则是被手下的人以下犯上取而代之,还有的则是被其它大名吞并。
  要不是后来因为大明帝国的介入,大明在银山县和兵库之津驻军这才将倭国动乱的局势给镇住,让足利家有了喘息的机会。
  但倭国和大明之间的协议虽然给了足利家以喘息的机会,可是倭王的地位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共同认可。
  原先各地群雄逐鹿的大名也是纷纷效忠倭王,让倭国现在逐渐的演变成了以倭王和幕府将军为首的两派。
  两派之间明争暗斗,让整个倭国的局势波荡起伏,风云激荡。
  同时又因为大明帝国的迅猛崛起和发展,倭国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之后,也是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倭国内部,很多地方的大名开始积极转向海外的贸易和发展,大量的倭人迁移到大明的海外土地去,并且逐渐脱离倭国,定居大明,成为大明人。
  积极向海外发展的大名实力迅速的膨胀起来,这其中以岛津家、大内家、毛利家等发展最是迅猛,财力增长最快。
  这几年的巨变,也是让足利家坐立不安,倭王派在岛津、大内、毛利等家族的支持下,实力越来越强大,他们试图逼迫幕府臣服于倭王之下,以建立一个以倭王为首的效仿大明帝国的中央集权帝国。
  “看来我们也是要重视在海外的发展,否则长久下去,我们终将会被他们给打败的。”
  足道想的很远,他是足利家的核心人物,足利家也是响应了倭国和大明之间的协议,改汉姓取汉名,说大明话,足利家改姓足。
  这时,宁王带着刘养正、李士实满脸笑容的走了过来。
  足道一看,也是带着自己的连忙站立起来,非常恭敬的说道:“拜见宁王殿下!”
  “免礼,坐吧!”
  宁王微微点头,尽管现在是一国之君了,但是他依然是大明帝国的宁王,即便是再如何,他也只能够称千岁,称殿下,而不能称万岁,称天子。
  “谢宁王殿下!”
  足道再次致谢,接着也是小心坐下,微微打量了下宁王。
  眼前这个宁王可不是简单的人,是大明第一个敢于来到海外建立藩国的王爷,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天竺、东非这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藩国。
  “上次你们幕府将军还派人给我送来几个倭国美女,我都没能好好的致谢。”
  宁王也是看了看眼前的足道。
  如果不是对方说自己的倭国人的话,宁王甚至于都会觉得对方是大明人。
  对方身上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都和大明人一模一样,隐隐之间甚至于比大明人还更有一股儒雅之气。
  很显然,这些倭国的大家族子弟在这方面是没少下功夫的,倭国全面向大明学习,可不仅仅只是改个姓、取个名字如此简单,而是方方面面都向大明这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