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作者:庄不周      更新:2024-05-02 21:20      字数:1853
  虽然天子的理由却很充足,态度也很谦虚,但他还是觉得天子说他大言不惭。
  他明明在笑。
  刘协顿了顿,又道:“子初说,可以盐铁为质押,向河东大族借粮,以解燃眉之急?”
  刘巴信心满满地点点头。
  “盐铁本属大司农,中兴以后归郡县。依子初之计,是一仍旧例,由郡县管理,还是收归大司农?”
  刘巴说道:“陛下初到河东,不宜仓促变更制度,当缓缓图之。”
  刘协从谏如流。“那就以子初为安邑令,协同河东太守荀彧,筹集粮食,解我燃眉之急,如何?”
  刘巴欣然从命。
  天子驾临河东郡,安邑令相当于洛阳令,绝非普通的一县之令。
  况且天子的意思也很明白,让他担任安邑令,是方便他直接管理盐铁。如果这件事处理得好,天子必然会重用他,推行他刚才所说的计划,直到实现王道。
  天子给了他机会,他刚才说的能不能实现,是不是大言,全看他自己的本事。将来能走到哪一步,是位登三公,还是止于安邑令,都由他自己决定。
  刘巴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拒绝。
  刘协又提出邀请。“江南还有如子初者乎?朝廷虚席以待,多多益善。”
  刘巴不假思索。“有刘先者,字始宗,博闻强记,明习典故。今为荆州别驾,乃心朝廷。陛下若能征之,必携宗而至。”
  刘协心中一动。
  刘巴说刘先可以征用,这很好理解,为什么说刘先会携宗而至?
  话里有话啊。
  刘先这是有多不愿意为刘表效力?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于我如浮云
  “刘先的宗族在襄阳?”刘协试探着问道。
  “在零陵。”
  “那……”刘协一头雾水,不懂刘巴究竟想说什么。
  就算刘表恼怒刘先弃他而归朝,也不至于杀刘先的宗族泄愤吧。
  这只会让刘先恨他入骨,荆州人离心离德。
  曹操杀边让的例子可就在不久之前,刘表不可能不知道。
  以刘表的性格,应该也干不出这样的事。他的狠戾,是对付那些没什么影响力的豪强的。对刘先这样的名士,他干不出来,也干不了。
  蒯越、蔡瑁不同意,他就什么也干不了。
  刘巴叹了一口气。“陛下,孙策报仇心切,江南四郡不久必成战场。零陵与长沙毗邻,必是孙策首选。孙策渡江,杀戮江东豪杰,江南四郡早有耳闻,无不避之如虎。”
  刘协愣了片刻,才恍然大悟。
  他先入为主,受了既有历史经验的影响,从来没有考虑过孙策如果不死,形势会如何发展。
  刘巴则不然。
  他不知道孙策将在几年后遇刺身亡,但他看到了孙策争夺荆州的可能,也清楚的知道刘表不是孙策的对手。如果孙策争奔荆州,拿下江夏之后,最先下手的必然是江南四郡,而不是江北。
  孙坚曾是长沙太守,名声还算不错,在当地有一定的基础。
  他麾下的黄盖好像就是零陵人。
  于情于理,孙策先取江南四郡的可能要比直接进攻江北的南郡更大一些。
  相比之下,倒是刘表对江南的控制并不稳固。
  看来有必要重新估量江南的形势。
  谁知道历史改变之后,孙策会不会遇刺。
  万一他不死,整个江南的形势可能是另外一个局面。
  “孙策能全据江东,进而觊觎荆州吗?”
  刘巴很有把握地说道:“不仅是荆州,甚至可能囊括益州,进而割据江南,与江北争衡。”
  “你熟悉此人?”
  刘巴露出一丝勉强。“臣父曾与孙坚共举义兵讨董。孙策领事后,曾派人邀臣共事,臣略知其意。”
  刘协再次点头。
  他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回事。
  看来刘巴的傲娇不是针对刘备一人,孙策才是最早吃闭门羹的那个。
  “不意令尊竟有如此事迹。将来大汉中兴,当追叙其功。”刘协很严肃的说道。
  虽然只是个荣誉,对刘巴却很重要。
  刘祥死于南阳世家的反扑,多少有点丢脸。朝廷若能给予正名,也可以让刘巴直起腰杆做人。
  果然,刘巴为之动容,深施一礼。
  ——
  出了城,刘协来到军营。
  骑兵们已经列阵完毕,等着演习开始。
  如今的骑兵分三个部分:张济率领的羽林骑,王服等人率领的北军三营骑兵,以及张杨率领的并州骑,总兵力在五千人左右。
  刘协这些天一直在训练这五千骑兵,打算从中挑选三千精锐做为平定匈奴的主力。
  不是他不想多带人,而是力不从心。
  既没有足够的军械,也没有足够的粮食。
  三千骑是以战养战能够承担的合理范围。
  超过三千,仅靠战利品无法满足消耗,只能从后方运输,而这是朝廷目前无法承受的负担。
  张绣、张杨都是骑兵行家,王服等人稍逊一筹。经过这些天的练习,进步也非常明显。独当一面或许不足,跟随大军行动却没什么问题。
  今天演练的长途奔袭。
  考虑到汉军铁骑与匈奴轻骑的军械、训练差别,正面迎战匈奴骑兵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的困难在于追击,在运动中消灭对手,急行军、奔袭之类的战术动作就成了最重要的训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