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尽份心力
作者:栀九      更新:2024-05-24 14:31      字数:1340
  踏青那日,永宁瞧着沉逸兴心里有气,便与宴清歌倾诉了几句,也提到了办这女子书院的事。
  其实这事她母妃并不支持,皇后也不喜欢她总是乱折腾,只是这事也并非坏事,便就也由着她去。
  永宁问顾紫朝借宅子,原本就是看那宅子闹中取静地段好,又造的方正,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便想着借来用,而顾紫朝得知她是用来办书院的,便是直接问过了宴清歌的意愿,他便直接将房契给了永宁。
  毕竟顾紫朝现在所有的私产,早在新婚之时就已经全盘托付给了他的妻子,若要取用,自然得宴清歌同意才是。
  宴清歌非但同意,还愿意拿自己的嫁妆出来支持永宁,虽然永宁贵为公主,并不会缺这一百两银子,她只是想出一份力而已。
  “办书院可以,为何要专门办什么女子书院?女子又不能考科举,你又何必费这个时间心力,更何况你还不收钱,免费办学?”
  “女子终归是要嫁人的,公主与其费心教他们读书,不如给她们找个好人家嫁了。”
  “依妾身看,公主与其开什么女子书院,不如开个媒人馆~”
  永宁将荀王和他那两个侧妃的话学给宴清歌听,面露愠色:“女子不能考科举,是制度的问题,不是女子的问题。”
  有钱人家的小姐,自然有人在家中教导,因此永宁要办的这书院,便是给那些普通人家的女孩儿免费讲学的。
  现在跟在姜莞身边的梳云,在被卖进护国公府前,原是想卖身到大户人家做丫鬟,换得二两银子来葬父,就是因为不识字,险些被人坑骗进了青楼。
  给人做丫鬟尚有出路,可进了青楼这一辈子就完了。
  因此,宴清歌才颇有感触,同永宁说:“这些女孩能识字,便是以后出去做工也能看得懂契书,不容易遭人诓骗。便是以后嫁人,能识会算也能嫁个好人家,帮着打理中馈,也能夫妻和乐,况且读书不光是为了识字,还能明辨是非黑白。”
  其实长大一些以后,宴清歌与永宁并没有过多的交集,这一日才算是真的交了心。
  “还是七哥和七嫂好。”对上沉逸兴的视线,永宁冷然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她道:“越是无人看得起这女子书院,本宫就越是要将她办好,七嫂若是得空,可愿常来书院看看?”
  “若是公主愿意,妾身也想为这女子书院尽一份心力。”
  永宁看宴清歌的眼神便是看知己的眼神。
  参与创办女子书院不光是与永宁志同道合,宴清歌也有她的私心,她和永宁说好等书院办起来,就将家中两个妹妹送去读书。
  蕴玉和鸣玉,一个是秦姨娘生的庶妹,一个是二叔家的嫡妹。一个十二岁,一个还不到八岁。
  宴家自有私塾,请的还是书画大家周先生,只是男女有别,便是晏家的姑娘长到了十叁四岁,也是不能与男子共用私塾的,周先生也不好再教她们。
  况且秦姨娘短视,只觉得女子多读书无用,蕴玉能得几个字便是,多学些花艺茶道,女红再精进一些,这些可才是讨得夫君欢心的手段。
  永宁办要办女子书院,现下正好以公主的名义邀这两个妹妹去读书,秦姨娘高攀不及,又怎么会拒绝呢?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前世宴蕴玉与一个面容秀丽,油嘴滑舌的穷秀才暗结珠胎后夜奔,败坏家族声誉,将祖母活活气死。
  沉家大姑娘和陈娘子都是德才兼备的女子,宴清歌希望,这个妹妹能够跟着她们多读些书,开阔一下眼界,不求才华横溢,但求她能明事理,知荣辱,内敛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