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农户的山居生活 第51节
作者:山间柳      更新:2024-05-05 12:32      字数:5880
  那妇人说完一顿,又忙道:“哎呦,忘了说了,我家是李家村的,顾清哥儿嫁的那家正是我家邻居。”
  时乐有些意动,这些日子农忙没有什么进项,去掌勺起码有一百文钱,是一笔不小的进项,还能顺便去瞧瞧顾清。
  转念一想又压下了这个想法,上回是赶鸭子上架,准备菜单,计划买菜的量这些都不是他做的,他只负责掌勺,现在若是答应,全部的事情就得他一个人做,他有些没底。
  他是这么想的也就直接这么说了,宴席是大事,别让他这个新手给人家搞砸了。
  没想到那妇人还没开口,那男子先说话了,“小哥儿,你说的这些我们都考虑过了,上回那席面做的好,我家老娘和我爹都喜欢,这回娶弟媳妇就想着让我来请你。”
  “另一个也是我们的私心,想着您是新手,价钱也没那么高,是我们占便宜,另外买菜这个我们村有个老大厨,只是这几年做不动了,他家也没有人继承这门手艺,但是他也能帮着掌掌眼。”
  这男子一点儿不停顿地把话说完了,才挠挠头,“小哥儿,我有些不会说话,您别介意。 ”
  时乐先摇了摇头,才笑着道:“这是哪儿的话,您说的这都是实话,有什么可介意的,只是这事儿是大事,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您二位先进来坐,我再考虑考虑。 ”
  那夫妇也没拒绝,跟着时乐往里走,因着灶房里碗筷还没收拾,时乐就把他们带到了堂屋,顾朝朗独自去灶房给他们倒水。
  三人就坐在堂屋说话,顾朝朗端水进来后也没走,就坐在时乐身边默默听着。
  商讨到最后,时乐想去的心还是占了上风,这家人给的价钱也合适,一百六十六文,另外还有四斤猪肉,唯一的问题就是时乐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
  时乐想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您二位也知道我是新手,这样,我今日先和你们一起去请教一下你们村那位老大厨,看看您家有多少客,也看我能不能做,若是能我就去,若是不能,就麻烦你们就另请他人。”
  那夫妇也觉得这样好,便想把东西先留下,再带时乐回去,被时乐拒绝了,这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哪能收人家东西,最后,那夫妇又把带来的东西带走,后头还跟着时乐和顾朝朗两人。
  李家村不远,四人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那妇人把东西拎回家,那男子则带着时乐两人去那李大厨家。
  瞧着这两家应该是亲戚,这男子刚叫人,里头的人就立刻来开门了,笑着把他们迎进去。
  那老大厨今年估摸花甲之年,有些干瘦,头发也全白了,见他们进来,乐呵呵地和那男子说了几句话,才转头和时乐说话,先是夸了好几句,才开始教时乐掌勺要做些什么,多少人买多少菜,去哪里买,菜单怎么拟,做菜的先后顺序……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时乐也听得仔细,时不时还开口问上几句,一老一少,一教一学,就是大半天过去,那男子和顾朝朗也坐在一旁听着,只问到他们才会开口说上两句话。
  学了快两个时辰,时乐这会儿心里才算有了底,这回也算占了人家便宜,今日才能学到这些,自然也该尽心尽力,把人家的席面做好,便同意了过几日来掌勺,又态度诚恳地请求那老大厨,希望明早还能再来学习,那老丈也笑呵呵地应了,三人这才告辞离开。
  出门后,时乐又和那男子约定了明日下午来定菜单,才告辞离开。
  刚走没几步,时乐就开口道:“明儿来带些礼物来吧,这老丈也算我半个师傅了。”
  顾朝朗点点头,“应该的,明儿我和你一起来。”
  两个村虽然近,但一个人出门时乐也有些害怕,便没有拒绝,两人一边商量一边往家赶。
  到家吃过饭,时乐才开始准备礼物,今儿来不及去镇上买了,他就想着带一块腊肉和一碟自己做的米糕去,也算拿得出手,顾朝朗也觉得好。
  米糕得现在就做,幸好不太费工夫,没多久时乐就做好了,此时他已经哈欠连天了,拿了一块米糕给顾朝朗吃着,就开始洗漱,顾朝朗是一早就洗漱完了,这会儿吃过东西又漱了口,才和时乐一起回屋歇下。
  翌日,天刚亮,时乐和顾朝朗就出门了,来到李大厨家时天已经大亮,院门是开着的,他们刚叫了一声,里头就有一个妇人迎出来,“乐哥儿来了,我公爹正等你们呢,快进来。”
  又是一阵寒暄,两人才进了堂屋,昨晚回家后时乐又有了好些问题,这会儿一一问了,李老丈也十分耐心地一一解答,甚至告诉了时乐一些小技巧,两人一直聊到正午,李老丈的儿媳来叫他们吃饭才停下。
  此时该学的已经差不多了,时乐也不好意思留下吃饭,连忙拒绝,最后还是说不过那妇人,只得留下。
  吃过饭不久,时乐两人就准备告辞离开,结果那老丈也跟着起身,说要和他们一起去,再帮着掌掌眼,时乐更是感激,三人一起往李茂家去,这李茂正是昨日那男子。
  到了李茂家,这家人也是全家都在,正等着他们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大半天,才定下席面的菜单和采买事宜。
  时乐两人离开时是李茂夫妇送的,一直送到时乐家门口,把备好的猪肉和铜钱递过去,约定好七日后去掌勺,又道了谢才离开。
  时乐今日精神也一直紧绷着,这会儿才稍稍放松下来,这两日他学到不少,这次掌勺若是不出纰漏,那么他在这行就算入了门了,以后肯定会有人来请他去掌勺,也算能靠这门手艺吃饭了。
  顾朝朗也看出时乐的紧张,安慰道:“你手艺那么好,又细心,记性也好,肯定不会出问题的,别担心。”
  时乐有些好笑,这人真是闭着眼睛夸,说他手艺好还算事实,这记性好就纯属胡说八道了,但他听了也确实有些安心,便没有反驳。
  简单吃过晚饭,两人就歇下了,今日出门,竟是和干活一样累,两人都有些困了。
  转眼就是七日过去,时乐和顾朝朗一大早起来,吃过饭就往李家村去,今日就是李家办席的日子,时乐要上“战场”了。
  顾朝朗把时乐送到李家门口就准备离开,对着时乐交代道:“你肯定能行,别担心,晚上我来接你。”
  时乐重重点头,看着顾朝朗走远才叫门进去。
  他们来得早,院子里人不算多,时乐跟着李茂媳妇一起又去清点了一遍采买的菜,在心里过了一遍菜单,才放下心和她们一起坐着闲聊。
  吃过午饭,时乐就开始准备晚饭了,李茂媳妇就跟在他身后,帮忙招呼其他人洗菜切菜。
  时乐今儿要做的是四荤四素,还有一个八宝饭,荤菜是梅菜扣肉,清炖鸡,辣椒炒肉,酸菜鱼,素菜是白菜炖豆腐,酸辣土豆丝,煮南瓜和凉拌黄瓜。
  除了梅菜扣肉,其他都是时乐常做的菜,这会儿做起来也十分顺手,比预估的时间还短一些,菜的卖相也好,端菜上桌时来帮忙的人都赞不绝口,甚至有好些人都说下回办席要请时乐去掌勺。
  “哎呦,这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是新手,我瞧着比好些掌勺的都厉害。”
  “可不是么,这菜闻着就香,份量也刚好,比来客多两桌的菜,刚刚李茂家媳妇说是多来了几个人,正正好啊。”
  ……
  时乐听着这些话也不应声,只做腼腆状,又听见席上正在吃饭的人也有夸席面味道好的,当下更是放下心,心里满满都是喜悦,只想着晚上和顾朝朗分享。
  时乐吃饭是和来帮忙的妇人夫郎们一起,许是今日累着了,竟是一点儿胃口也没有,只吃了半碗就吃不下了。
  吃过饭,时乐往院外一瞧,就看见顾朝朗在外头等他,他抿唇笑了一下,就进屋和主家告辞准备离开。
  第69章
  时乐和顾朝朗从李家出来后也没急着回去,方才做饭的时候时乐就看见顾清了,不过两人都在忙着,时乐忙着做饭,顾清在外头招呼客人,两人只匆匆说了几句话。
  这会儿时乐已经忙完了,顾清虽说一会儿可能还要帮忙收拾碗筷,但现在也有空闲,正合适去瞧瞧他。
  顾朝朗手里还拎着几个鸡蛋和一包米糕,米糕是时乐昨晚特意做的,就是为了今日带着来看顾清。
  顾清嫁的这家和李家是邻居,时乐两人才出门片刻就走到顾清家门口,院门半开着,顾清正坐在檐下,一看见他们就一下跳起来迎他们。
  “时乐哥哥,朝朗哥,你们终于来了。”
  时乐高声应道:“刚得了空我就来了,你可好好的?”
  说完也不等顾清回话,时乐快步上前,握着顾清的手臂仔细打量,面色红润,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身上的衣裳样式布料都好,看着就是日子舒心,他这才放下心来。
  时乐余光还瞧了几眼房屋院子,瓦房大院,干净整洁,看着是讲究人家,不是那等邋里邋遢的。
  这会儿院子里只有顾清,其他人应该都出去帮忙了,时乐就没有顾忌,方方面面仔仔细细地问了,生怕顾清哪里有不顺心的地方。
  顾清一直带着笑,一问一答,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堂屋走,顾朝朗也跟在后头,一进屋就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然后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
  三人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人从院子里进来,时乐和顾朝朗都是见过这人一回,正是顾清的夫婿—李辉。
  李辉也不是一个健谈的,只比顾朝朗稍好一些,两个男子面对面坐着,只问了两声好,接下来就是顾朝朗偶尔问一句,李辉笑着回答,然后又寒暄一句,很是尴尬。
  时乐和顾清正手挨着手在说笑,看着他俩那样也笑得不行,尤其是顾朝朗,时乐一看就知道要不是他也关心顾清,想着多问问今晚回去和伯娘一家说说,也叫他们放心,不然他估计只问一声好就不会再说话了。
  四人也没有多待,刚吃过饭,顾清还要回去那家帮忙收拾碗筷,李辉也要去帮忙送客人,时乐和顾朝朗就告辞离开了。
  出门前,时乐拉着顾清的手,又低声道:“今晚回去我就去你家,和伯娘她们说说,也叫她们别担心你,但是你若是有什么事可不能瞒着我们,一定要说,知道吗?”
  顾清重重点头,“知道了,时乐哥哥,那你记得和我娘说我好好的。”
  时乐也点点头,这才告辞离开。
  这会儿已是黄昏,两个村子有一段距离,时乐和顾朝朗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争取能在天黑前赶到家。
  两人走到青塘村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路过顾大伯家时,两人在外头喊了一声,等李秋芳出来开门,时乐将今日所见所闻都和她说了一遍,尤其是顾清的话,时乐一字不落地和李秋芳说了。
  顾清出嫁没多久,李秋芳心里一直记挂着,此刻听了这些话,才算有些心安。
  时乐说完,顾朝朗又冷不丁添了一句,“那人瞧着是个踏实的,家里柴火堆的满满的。”
  时乐和李秋芳两人齐刷刷地看向顾朝朗,脸上都是诧异,只顾朝朗面不改色,还点了点头。
  时乐和李秋芳顿时笑开了,方才的伤感都散去许多,两人又扯了些闲话,时乐才告辞离开。
  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只有些星子在闪烁着,路都已经看不清了,顾朝朗伸手揽着时乐,两人慢慢地往回走。
  回到家,两人也没有烧水,就用院里的冷水洗漱了就回屋歇下。
  次日,两人又开始忙碌,上山砍柴,下田追肥,地里除草,都是细碎的活计,干起来却不容易,一忙就是一整天,眨眼间已经六月中旬了。
  断断续续下了几日雨,山上的菌子已经开始出了,菌子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红的,绿的,白的,黄的,有的味道极其鲜美,甚至能拿去镇上卖,价钱也高,一斤能卖十多文钱,有的则有毒,吃了会腹痛,还会口吐白沫,甚至死亡,所以捡菌子也是一个技术活。
  田地里的活计不忙,最近又是雨水天,两人早上就放下活计,上山捡菌子,既能自家尝尝鲜,遇上好的还能拿去镇上卖了添补家用。
  今日天上飘着小雨,远处山上雾蒙蒙的,天不亮时乐和顾朝朗就起床洗漱,拿上篮子,披上蓑衣,准备上山去。
  雨天山路湿滑,两人沿着山路走了约莫一柱香,就换了一条小路,开始在树林间穿梭,尤其是松针覆盖处,用木棍一挑就能发现下面藏着圆滚滚的一朵菌子。
  顾朝朗小时候就常往山上跑,往年这个时候也会上山捡菌子去卖,知道不少菌窝,这棵松树脚下,那丛杨梅树旁边,这边山坡脚,那边山坳处,两人一边走一边找,有扑了空的,也有一下就找到十几朵的,一早上心情起起落落,好不有趣。
  越往深处走,地上青苔越多,加上枯枝落叶,更是湿滑,时乐已经摔了两回了,幸好地上都是厚厚的落叶,也不疼。
  从时乐摔跤后,篮子就是顾朝朗拎着了,两人隔得不远,时乐捡到菌子就喊一声,然后顺着声音去找顾朝朗,有的时候捡到的多就是顾朝朗过来找时乐。
  捡菌子虽然累人,但也是一项让人心情愉悦的活动,爬了许久的山终于捡到一朵菌子,或是不经意间一转头,就发现后头有好几朵又大又肥的菌子,仿佛是在那里等着你去捡它,都让人开心不已。
  偶尔也会有些懊恼,一时不注意就会把落叶看成菌子,兴冲冲地跑过去,却只能茫然四顾,还有好多以前没见过的,也不敢捡,最让人难受的是看到十分值钱的菌子,过去一看却发现里头已经被虫子吃空了。
  时乐和顾朝朗今早运气还算可以,虽然没有捡到价钱很高的菌子,但是捡到了许多味道不错的,有会流出白色汁水的可以生吃的菌子,还有口感嫩滑的,味道有些像鸡油的,各式各样在。
  这些其实也是可以卖的,四五文钱一斤,不过今日是两人今年第一次上山捡菌子,时乐和顾朝朗就决定都带回家自家吃,明日捡到的再拿去卖。
  两人下山时已经接近正午,顾朝朗拎着两个篮子走在前头,时乐就跟着他走,手里还拿着一根粗木棍,路滑的时候可以杵一下。
  回到家没急着做饭,两人先把蓑衣脱下来晾着,就回屋换衣裳,今早的雨虽然不大,但是山上的树叶上到处都是水,两人在山里转了一早上,这会儿已经湿透了,只有后背披着蓑衣的地方还是干的。
  换过衣裳,顾朝朗去灶房烧火煮饭,然后从水缸里打水回屋洗菌子,时乐就在檐下洗衣裳,也不用澡豆,只需把上头沾到的泥搓洗干净就成,明日上山还能接着穿。
  等衣裳洗完晾在檐下,时乐把木盆收好,就三步做两步跑到灶房帮忙做饭。
  顾朝朗已经把菌子洗干净并且用手撕开了,时乐可以直接做,今天是第一回 吃,时乐特意做的煮菌子,顾朝朗就坐在灶台前烧火,煮菌子十分关键的一步就是火要旺,煮出来才好吃,并且不会中毒,另外就是要往里头搁两瓣蒜,如果蒜变黑就证明今日没做好,菌子不能吃了。
  不多时,鲜美的菌汤就上桌了,时乐又做了一个清炒白菜,两人就开始吃饭,顾朝朗先夹了一点儿菌子吃了,害怕万一没做熟时乐吃了肚子疼,顾朝朗吃完又等了片刻,没发觉哪里不对劲,这才让时乐吃。
  吃过饭,外头的雨依然没停,两人合计了一下还是决定再上山一趟,反正也不能做农活,还不如去捡菌子。
  下午运气比早上要好得多,刚到半山腰,两人就捡到了好几朵贵价的菌子,当下更是信心大增,又在附近转悠了许久。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两人已经捡到一斤多了,菌子不禁放,今天捡的明天就坏了,得当天就拿去卖,两人就准备下山回家,没想到下山途中又捡到了十几朵,时乐更是开心,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一到家,时乐就催促顾朝朗回屋换衣裳,今儿天有些晚了,时乐一个人有些不敢去镇上,家里剩下的菌子也等着处理,只能顾朝朗一个人去卖,时乐回来的路上把能想到的话都交代了一遍,就希望顾朝朗能学会怎么吆喝,然后把菌子卖出去。
  顾朝朗拎着竹篮出门前,时乐又叮嘱了一遍,不过这回不同,“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带回来我们今晚吃,价钱贵的菌子味道更好呢。”
  今早已经吃过一回,两人就决定下午捡到的但凡能卖都卖出去,这会儿篮子里装的满满当当的,上方还搁着一些树叶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