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掌控的诱惑
作者:夜醉亦归      更新:2023-04-15 15:15      字数:2133
  “不不不,王磊,我答应。王磊,我吴汉明可没那么迂腐。”
  吴汉明犹豫了一下:“王磊,我非常感谢你给我这个机会。对了,这合作协议的签订,还请不要太苛刻。”
  王磊摇头:“吴汉明,我王磊与人交往是凭借真心。那种依仗自己的力量,签订什么霸王条约的做法,是不屑做的。”
  “我相信,我王磊能将你吴汉明捧上天,同样也能将你踹下云端。你以为吗?”
  虽然王磊笑得异常的灿烂,但是吴汉明却没来由地从心里感到一股寒意。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王磊非常清楚,以自己如今的实力,想找一个当红的明星为自己的产品做代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自己根本无需花大代价,大精力去帮吴汉明这个本应是万年龙套的人改变命运,将他包装打造成耀眼的大明星。
  可是为什么自己偏偏就这么做了?而且做完这一切的自己不但没有一丝的懊恼,更是隐隐有些兴奋?
  难道是因为……
  王磊的嘴角慢慢浮现一丝笑意,他终于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了。
  答案就是两个字,掌控。
  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财富,达到一定的地位,他就不知不觉间滋生一种将天地万物尽皆掌控在手的强烈欲望。
  假如我心情好,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
  可如果我心情不好,我同样可以将给予你的一切尽皆夺走。
  逆这是成是败,是风光无限,更或者是荒然黯淡,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这种能掌控事件,能掌控他人命运的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
  第二天,王磊去往了机床厂。
  对于拥有国内最先进生产设备的机床厂,王磊最大的梦想是想将其建设成华夏机床生产的龙头老大。
  当然了,对于王磊的这个雄心,平源市可谓是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
  而大家正在不断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戴修远和陈锋作为机床厂的正副厂长,这年纪也就比王磊大个五六岁。
  因此,这三个基本可算是同龄人的人聚在一起,更是有无数的话要说。
  戴修远和陈锋,由于年轻,正是学习能力和进取心正处在巅峰的时候。
  而由于他们对王磊的异常崇拜,对于王磊的一些建议更是言听计从。
  在机床厂溜达了一圈,王磊基本上没有发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王磊唯一的要求,就是要 戴修远和陈锋加强对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因为这将决定未来的机床厂到底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由于机床厂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王磊呆了半天之后,就打算离开。
  可是戴修远和陈锋却是硬将他拉住。
  说是要在下午两点的时候,机床厂有一个重要会议,没他王磊出席不行。
  要知道如今的机床厂的实际管理者是戴修远和陈锋,而他王磊只不过是挂了一个名誉厂长的虚衔。
  这既然是名誉厂长,自然就不能干预机床厂的运营和管理,撑死只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这样的一个明显属于顾问之类的边缘角色,哪还会什么没有自己,就不能举办的重要会议?
  王磊当然明白二人的良苦用心,他们是希望借这次的所谓‘重要会议’向机床厂所有的职工表明王磊虽然明面上不参与机床厂的经营管理,但在机床厂,却依旧有无可撼动的权威地位。
  第三天,王磊去更是往鹏程超市。
  由于哈尼服装厂的日渐壮大,李可已经越来越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打理鹏程超市的事情。
  因此,如今鹏程超市的实际管理者俨然已经是程浩民。
  他程浩民以前也经商了十几年,可是每一次都是以失败收场。
  而自从遇到了王磊,自己悲催的命运才得到改变。
  在王磊的不断指点,以及李可的言传身教之下,程浩民的能力飞速提升。
  如今的程浩民早已摆脱了以往的那种憨厚质朴,变得沉稳,睿智。
  用李可的话说,就是‘程浩民老弟呀,你小子跟老哥我学了这么长的时间,总算没辜负老哥我的期望,我看如今的你已经勉强能独当一面了。’
  小小说一句,以老哥自居的李可,其实际年纪应该比程浩民小六岁。
  对于恩人王磊的到来,程浩民更是显得极其的热情。
  在向王磊详细汇报了工作之后,程浩民提出了一个问题。
  “王磊,我发现在我们超市,一些特色产品非常的受欢迎,可是奇怪的是,一旦在我们超市售卖, 这感兴趣的人虽说,但是实则买的人却很少。”
  “我想了许久,都不知道这问题到底出在哪?你能给我指点指点吗?”
  王磊想了想:“程浩民,你先将你的那些非常受欢迎的特色产品那些让我看看。”
  “好!”
  看着桌上那一大堆的东西,王磊微微皱眉。
  程浩民所说的这些特色产品要么是什么特色小物件,例如裱绣,同心结。
  要么是一些比较有名的特产吃食。
  或者是像什么咸肉,粉条,梅干菜之类的东西。
  王磊一眼就看出,这些东西虽好,但是都不是厂子生产出来的,这很多都是一些心灵手巧的人,或者是当地农户自己种出来,或者是做出来的。
  凭良心说,这些东西的确不错。
  倘若做这些东西的人拿它们作为礼物送人,想必是会非常受欢迎。
  但问题是这些个人或者是一家一户家庭作坊式零星生产出来的东西,由于没有规模化生产,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商标的,顶多只有卫生局,质量局的检验合格证明而已。
  可是人们买东西,十有八九是希望买到有牌子,有商标的。
  为什么?这牌子越硬,商标越硬,越代表质量有保证。
  这再不济,买有牌子的东西,这万一出了质量问题,知道去哪找正主。
  可这些自产的特色东西,人们纵然再感兴趣,谁敢轻易买?这万一有什么问题,谁来负责?
  如果你们相互扯皮,踢足球,我到哪去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