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作者:柳满坡      更新:2023-04-15 17:02      字数:6030
  须臾,贡懿陵道:“灵佛和世子既已知晓,我也不敢相瞒,那丹果当年分做两颗,一颗在皇上那里,一颗则在皇后手中,而我手中这颗,便是皇后之前所赠。”
  顾相檀弯起嘴角:“看来皇后娘娘对贡小姐真是厚爱有加。”连这样的东西都舍得当聘礼送出去,也算是毫无保留了。
  贡懿陵却只垂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懿陵不敢居功,只盼这功德今日做下,能有一天福泽余人。”
  她的意思,顾相檀心头一转明白了过来,却仍是道:“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有因有果,有来有去。”善恶非交易,并不是我多为善,便能弥补旁人的恶,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的债还需自己来偿。
  贡懿陵抬起头:“这个道理我自明白,天道公正,佛祖明眼,但人心却不是能这般分得清清楚楚的,我是俗人,比不得灵佛通透,我不和天争这善恩果报,我只求人心能在危难时顾念人有糊涂,因而得一个赦过之情。”
  ……
  “好一个赦过之情……”
  回去的马车里,顾相檀将贡懿陵的话琢磨良久,呐呐感叹了一句。
  贡懿陵方才那些话的意思便是要同顾相檀和赵鸢做一个交换,今日他们既然承她的情,那以后若是有人遇见危险,或是犯了错,得罪了他们,灵佛和六世子可以看在这个情分上,放他们一马。
  “不过,她拿了丹果给我们,这事儿皇后不可能不知道。”而皇后和宗政帝为人处事本就有不同,顾相檀能猜得到,贡懿陵是怎么游说皇后的。
  在她看来,就算这一次赵鸢中毒死了,却还有赵则在,就算侯炳臣断了一只手,泸州关还有曹钦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王爷一派岂能说倒就倒?皇帝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看不长远是很不聪明的,他不是一直想讨好灵佛,拉拢侯将军吗,这个时候不正是最好的时机?断了一只手又如何,若真因此就把人看死了才是失策。皇帝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该为太子想。
  所以这雪中送炭的事,皇后才让贡懿陵来做,就是希冀灵佛和六世子能在以后记恩时把太子的一份也算上,若是要记宗政帝的仇,也别牵连太子。
  只是皇后却不知,贡懿陵方才那些恩情却明显不是为太子求的,而是为他们贡家,一句“人有糊涂”,将敬国公一族硬生生的指摘了出来,同宗政帝一派分了个清清楚楚。
  然而顾相檀却还是有些不明白,光就眼前这情景,谁也不比谁多占便宜,贡懿陵为何此刻就要问他们求这一个人情,像是早料到宗政帝和三王以后将会一败涂地的下场一样。
  他撑着下颚,食指一下一下轻点小几的模样全全落在了赵鸢的眼中,赵鸢忍不住伸出手,在顾相檀眉间抹了抹,抹去其上隐隐的褶皱愁思,继而将他心内烦扰说了出来。
  “她并未料到什么,不过是有备无患而已。”
  顾相檀一愣,抓下赵鸢的手,径自思忖了半晌,接着恍然大悟。
  其实对贡懿陵来说,结果无非三种,宗政帝胜,她自什么都不用做,敬国公也是功臣,后半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若是三王胜,那无论她做什么结果都不会改变,贡氏一族怎么都逃脱不了这灭顶之灾。最后剩下的一种,便是侯炳臣赵鸢等人得了这生杀大权,唯有此处,对贡懿陵才会生出变数,因为届时,敬国公阖府是去是留,全凭他们一念之间。
  所以贡懿陵此举不过是少一个敌人,多一条活路而已。
  将这脉络丝丝梳理,顾相檀更是不由感叹:“这贡小姐……真真非同一般。”要求他们帮忙,也是要料准了赵鸢和自己的性子,要不然这话可不是随便说得的,她便是有把握,这丹果给出,顾相檀和赵鸢就不会当没收到,更不会忘恩负义,加上……还有衍方那日的事,贡懿陵只字未提,顾相檀却不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仔细想来,要是赵勉是个争气的主子,有她相伴扶持,顾相檀说不定真愿意看他们执掌这大邺江山,创一番盛世繁华。
  马车在将军府外停了下来,顾相檀方才抓着赵鸢的手便忘了放,赵鸢正好反手一牵,将他小心翼翼带下了车,又拉着往府里去了。
  听得顾相檀的话,赵鸢径自接道:“只可惜所托非人,彩凤随鸦。”
  话毕,一道惊讶的疑问便横插了进来:“什么随鸦?谁随了鸦?莫非是六哥的心上人?”赵则不知道从哪里跳了出来,头上抹了层汗,手里则提着剑,从头到尾斗殴没个清净的模样。
  他这才到,后头羿峥就追了过来,刚要骂这家伙明明要自己陪着他练剑的,怎么一晃人都没了,就听赵则在不远处口无遮拦道:“六哥你要看上哪家姑娘趁早让三哥给去把亲提了呀,若是改明儿你随军去了陈州,说不准就要被人抢了。”
  羿峥脚底生风,三两步就赶到了近前,直接想拿手里的药包一整个塞进赵则嘴里,但还是晚了,一回头果然见顾相檀白了一张脸,怔怔然地瞧着赵鸢。
  “那什么……哪儿来的姑娘呀,莫非长成天仙样儿的?就算是天仙,这美貌在六世子面前怕也是瞧不上的吧,所以,莫要瞎说了!”羿峥一边搓手一边转头瞪向赵则。
  赵则满头雾水,便听顾相檀忽的幽幽问道:“……随军去陈州?为何?”
  赵则忙给热心的解答:“因为六哥入了神武军营啦,昨日三哥才应下的,多威风啊,就六哥的本事,最起码也是个参将,唉……总有一日,我也能进去!”
  他还在那儿絮絮叨叨地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要夸赵鸢呢,羿峥已是忍不住上前要把赵则揪开,不过又瞅瞅顾相檀那死白的脸色,有些犹豫到底是先管哪一边才好。
  顾相檀没得到赵鸢亲口回答,不由又问了一遍,这一遍却是扬起了声。
  “为何?!”
  赵鸢仍是淡着一张脸,自他神情上瞧不出分毫波动,相较之面前顾相檀的躁郁焦急,显得更是冷漠疏离。
  “不过是个历练而已。”赵鸢终于说。
  顾相檀却紧抿着唇,圆润瓷白的脸硬是绷出了冷厉的线条来,看着赵鸢的眼中渐渐充出血丝,心里只觉山呼海啸般的天摇地动。
  渊清要走了……
  渊清要去参军了……
  渊清要去战场了……
  渊清……要去那个上辈子要了他的命的地方了!
  “嗡”得一声,顾相檀脑中所有神思若惊弦一般不停震颤,震得他眼前发黑,险些站不住脚。
  不知想到什么,顾相檀猛然转身,脚下却微微踉跄,赵鸢脸上僵冷表情现出裂缝,忙要伸手去扶他,却被对方用力挥开!
  紧接着,顾相檀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
  这突如其来地变故自然把羿峥和赵则也惊了一跳,特别是赵则,茫然无措地看着顾相檀离去的背影,又去看他愣愣站着的六哥,半急慌慌地问:“灵、灵佛这是怎么了?这里头定是有哪里来的误会吧?”
  “还能从哪里来?亏得你!”羿峥不由得狠狠翻了个白眼。
  下一时牟飞便向着此处匆匆行来,一见赵鸢便急着禀道:“少爷,灵佛方才去了院中收拾了东西,带着侍从自偏门走了。”
  赵鸢一怔,半晌,只点点头,表示知晓了,而在暗处,他袖中的手却紧握到磕破了掌心。
  ☆、元宵
  顾相檀一气之下从将军府回了须弥殿,他气得自不是赵鸢,没人能比他更晓得赵鸢的心思了,顾相檀气得只是自己早已殚智竭力倾其所有,却依旧仿佛抵不过命运转动的轮盘轨迹一般。
  究竟要如何是好,他到底还能做些什么,才能避免危机再起,才能保得渊清的平安呢?
  顾相檀瘫坐在椅内,将脸埋入掌中,只觉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其后的日子,顾相檀便在须弥殿内闭关念经,也不见客,更是没有再遇见赵鸢,因着有了除夕和初一时的热闹鼎沸,两相比较之下,更衬得此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然而那一头宗政帝倒是好耐心,隔三差五的就遣了孙公公来关心,也不过分亲近,只问问灵佛身子好不好,有什么缺的补的,随时给供上,就这般一直磨叽到了十五那日,顾相檀才出了关,紧接着立时便得了孙公公的传话,说这算不得旨意,只是宗政帝的相邀,若是灵佛愿意,便邀今夜元宵佳宴一叙。
  顾相檀略作思忖,点了头。
  日暮时分,天色渐暗,一弯冷月已爬上梢头。
  顾相檀坐了舆轿往紫微宫方向去了,想是为了将除夕的清寂补回来,一路过去,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胧胧脉脉层层叠叠,好一番节庆的欢喜之象,
  顾相檀却未多瞧,待到停了轿,便径自进了殿,殿中已坐了不少人,顾相檀同他们一一颔首,最后被安排着在宗政帝身旁的位子坐下了。
  不过一抬头,却正对上一双淡淡望过来的眉眼,那眼中神色平静,仿佛并未因近日的疏离而有所惶惑,只是目光却是直接,一动未动,竟瞧得顾相檀先忍不住避开了视线。
  顾相檀心里不舒坦,面上也难得没了伪装的精力,淡漠着一张脸不发一言,而他这幅模样落在一旁的太子眼里,便当是灵佛的气还没有顺的表现,看来他也不用理父皇让自己提前探一探口风的旨意了,仔细想来,他们又没有哪里得罪顾相檀,凭什么这般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就算有不对盘的,也是和六世子,顾相檀在那里生哪门子的气啊,管得也太宽了些。
  赵勉心里不服,自然也没有好脸色,于是这一桌两位主子心情不虞,下位的人哪里又敢高兴到哪儿去呢,直到宗政帝带着皇后入了席,这气氛才稍稍好些。
  侯将军以带伤为由没有赴宴,三王也没有来,说是病了,估计还在为羽林将军的事儿憋着火呢,赵界倒是来了,毕竟是小辈,摇着扇子,脸上带着惯常的阴郁笑容,一派没事人的模样。
  宗政帝给灵佛先赐了茶,又有的没的地说了一堆,亲近讨好之意显而易见,顾相檀从头到尾只微微颔首,嘴角带笑,算不得热络,但至少没有太给皇上难堪,宗政帝也不能多求了。
  接着竟又蔼然可亲地询问六世子的身子是不是好些了,还赏了一堆灵丹圣药给他调养,席上众人也皆顺风扯帆,皇帝说什么是什么,连赵鸢自己也十分配合,不知情的人见了真以为是一派君臣和睦的景象。
  好容易等散了席,宗政帝似是还想同顾相檀说道说道,顾相檀却借口精神不济,早早地就要回须弥殿,走了两步,就见赵鸢站在不远处,毫不避讳地望着自己,而另一边又有一人迎了上来,却是有一阵未见的赵溯。
  顾相檀脚步一顿,同赵鸢对视片刻,继而转身往赵溯走了过去。
  赵鸢瞧着赵溯对顾相檀说了什么,顾相檀提了提嘴角,二人便一同出了大殿,顾相檀没有坐轿,反而让苏息和安隐随着轿子先回去了。
  “听闻六世子所中的毒名为莺歌,一旦毒发便极为凶险,没想到却被神武军中的神医所解,看来侯将军身边真是卧虎藏龙啊。”
  因着张贴了悬赏,所以莺歌之毒的解药是丹丘果之事早已传遍大邺,但有宗政帝吝啬在前,皇后若是再把自己的丹果拿出来弥补,未免给人琴瑟不调之感,于是这好事只能做得藏着掖着,半点无法声张,对外也只说六世子得了神医救助,这才化险为夷,对此,贡懿陵自是无所谓,但于皇后来说,却算是蚀了大本了。
  所以赵溯也当六世子是自己痊愈的,这才有此一说。
  顾相檀点点头:“神医医术了得,我也很是佩服。”
  赵溯这话不过是想套一套顾相檀在将军府中的近况而已,想到那一天对方一去不回头,留着赵溯一人面对一桌残羹剩粥,明知这人走了,赵溯却仍是等到天黑才离开,将个中不甘生生吞下,如今好容易寻到机会开口,不想顾相檀却四两拨千斤地把这事儿对付过去了,像是打定了主意不准备告诉他。
  赵溯心内愤懑,脸上却是不动声色,暗忖着要如何再问,却觉身旁顾相檀缓了步子,不由抬头望去,就见一顶小轿行在不远处,轿旁随了十六位侍从,个个魁梧奇伟鸷狠狼戾,一看就都是练家子,而宫中有这般做派的,除了三王府的,不作他想。
  不待赵溯开口,顾相檀忽的眉眼一动,径自便走了上去。
  衍方在后忙快步相随,手已放到腰侧剑柄上,就怕万一要动手能先发制人,切不可让灵佛伤到半分。
  那些人也早注意到身后有人,他们一个个都是三王手下千挑万选的高手,这才能来保护三世子,如今灵佛在前,哪能狗眼不识泰山呢。
  于是一人忙掀了轿帘去通报,其余人则敛了气势,低眉顺眼地给顾相檀跪了。
  不一会儿赵界就走了出来,手中扇子一摇一摇,在这寂夜之下白晃晃得格外刺眼。
  “给灵佛见礼了,这寒夜天凉,灵佛怎不坐轿?可否需赵界相送?”赵界态度倒是悠然,边说边瞥了眼一旁的赵溯。
  顾相檀脸上表情已是变了,双眉紧皱,目不转睛地看着赵界,直把赵界看得险些破了那一身淡定,好在没多时顾相檀便收了目光。
  “三世子,我有些事想问你,可否借一步说话?”顾相檀压着声说。
  赵界一怔,先是莫名,继而眼中就掺上了防备,笑着点了点头。
  顾相檀看看赵溯,赵溯虽不甘愿,但还是退了一步,当先告辞了,赵界又把轿夫和侍卫都遣远了,用眼神示意他们注意着些,别让人把话听去了,这才走近顾相檀。
  顾相檀沉吟一会儿,语带郑重地问:“三世子是否听闻前一阵宫中所发生的事?”
  赵界装傻道:“宫中的事?赵界不知。”
  “便是先有我被掳在前,六世子中毒在后。”
  “哦!原来是这个……”赵界恍然,又痛心疾首,“也不知怎么就给那南蛮人混入了京内,这才引出一片混乱。”
  顾相檀直勾勾看他:“南蛮人?三世子这般以为?”
  赵界疑惑:“难道不是?”
  顾相檀沉声:“话已至此,我也实不相瞒,有人对我说,此事乃三王所为,所以我才想来向三世子求证一番。”
  赵界心里猛地跳了跳,面上却哈哈大笑起来:“这话从何说起,灵佛莫不会信了吧?”
  顾相檀说:“我要信了,便不会来问你了,只是三世子可否给我个说法。”
  赵界心神急转,三王所做的一切自是有他这儿子在旁推波助澜的功劳,他们敢做就不怕对方发现,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同宗政帝撕破脸皮,战他个一战,但是这准备中却不包含顾相檀会亲自来问,赵界一时都不知该说这灵佛是真傻还是假傻了,若自己是凶手,他这般直捣黄龙难道他赵界还会亲口承认吗?若自己不是,顾相檀不止打草惊蛇,还将给他说道此事的人一起供了出来,真是小野村里养出来的活菩萨,没见识之外,还至真至“蠢”得很呐。
  赵界忍不住在心里把顾相檀一通看轻,嘴里依旧不遗余力地喊冤:“灵佛难道不知,前一阵羽林将军也身死在贼人之手,现下还未将他捉拿归案,羽林将军待我如亲子,又与父王情深友于,我们哪里来的心思再去加害旁人?我和父王潜心修佛,对您更是敬重,又怎会暗下杀手?若是因此触怒了菩萨,怕是几辈子都无法偿还这罪孽。如此风起云飞之时,我等自该同心协力对抗外敌,却不想竟有人伺机陷害,简直其心可诛!”
  顾相檀一脸肃穆,想是觉得赵界的话说得有道理,但却仍是道:“但南蛮人离大邺千里,若是没有人相助,如何能轻易行事?”
  赵界冷冷一笑:“灵佛慈悲,所以多得是人愿意拿您当枪使,我和父王招人怀疑,不过是因着我们手中握着京城兵力罢了,若是照此来看,说一句大不敬的,我们方便,旁人难道就不方便了?灵佛掌天下民心,得您相助,比得十万兵力还要有用,我要真有贼心,也绝不会向您下手,反而想法设法地讨好还来不及呢。”话外之意便是,那些苦苦献殷勤地才更值得怀疑,好比宗政帝,又好比……赵鸢。
  顾相檀拧眉想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看来这里头有些误会……”
  赵界道:“自然是误会,灵佛可要明察,切莫被人利用了去,让那些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贼喊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