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者:柳满坡      更新:2023-04-15 17:02      字数:5755
  “即是如此,朕也该未雨绸缪才是,来人,快传召曹将军进宫!”
  “皇上……”顾相檀打断他,眸光凉凉地落在赵攸焦急的脸上,“若三王真有异动,此刻整肃御国军,早已是晚了。”
  宗政帝一惊,心头猛地冷了半截,再看向顾相檀,却依旧是不疾不徐的模样,不由抖着手拉住他的袖子,颤声道:“灵、灵佛,你可是要帮朕的啊……”
  顾相檀将他眼中惊惧惶然皆看了个够,片刻才缓缓点点头:“我既说到,便会努力做到,只看皇上愿不愿意听了。”
  “自、自然,只要灵佛玉言,朕一定谨遵佛命。”
  ……
  顾相檀在紫微宫留待不到一炷香,便又趁人不备,偷偷摸摸地到了乘风宫后院,那儿一人正在此等候良久。
  一看到顾相檀,贡懿陵便一下站了起来。
  她虽不似宗政帝那般失了分寸,但面上也难得褪去了往日从容,唇角抿得很紧。
  “灵佛……懿陵午后便要随皇后娘娘走了,当日皇后在菩提山请愿送子,便说好三年内每年皆要去还愿,这时候,我们必是要走的,所以现下才劳烦灵佛前来,相询一下此去的还礼之事。”
  顾相檀上前一步:“太子妃诚心,佛祖定会领受。”
  “懿陵着人备下了不少东西,这些都是供品的礼单,灵佛可看看。”说着,拿了张纸给顾相檀。
  顾相檀随意扫了两眼,微微颔首。
  贡懿陵又从一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了一只阖着的竹篮,这一次显得极为郑重,小心地抱在怀中。
  “佛祖说,无欲便无惧,可是懿陵却是世俗凡人,看不破那么多,人在世上越多牵挂便越多害怕,可是有时候,这些牵挂也会使恐惧变成无穷的勇气,只因为了守住心中最珍贵的所在,为此,再如何怯懦的人,都几乎愿意倾尽一切。”
  说罢,紧了紧手,然后慢慢将那竹篮递给了顾相檀。
  “里头便是礼单上懿陵备下的一些东西,此去菩提山,便劳烦灵佛在宫中也给皇孙做些祈福。”
  顾相檀把竹篮接过,对贡懿陵应了声。
  “多谢灵佛了。”贡懿陵深深一福。
  顾相檀看着她:“太子妃此去,也请千万保重。”
  贡懿陵又望了一眼顾相檀手中的竹篮,红着眼点了点头……
  顾相檀离了乘风宫,又去了一趟相国府,出来时,手中的竹篮已是不见了踪影,然后他便又回了须弥殿,在殿中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期间一直直勾勾地瞧着外头的倾盆雨势。
  午后,皇后和太子妃启程去了菩提山,沿途驻跸仪仗摆下长长的开道人马,一路浩浩荡荡的行去。
  暮色四起时,顾相檀带着苏息和安隐,还有衍方一道,轻车简从不动声色地也出了城,只往几里外的释门寺而去。
  天色渐暗,滂沱大雨下了整整一日,待到子夜时分,雨竟然慢慢停了下来,曹钦一身戎装,骑于马上,仰头看着慢慢自云层之后探出头来的一轮银月,欣然地勾了勾唇。
  “今日,便是中秋了……”
  ……
  紫微宫中,孙公公健步如飞地穿过九曲长廊,猛地前扑跪倒在地,抖着声喊道:“皇上,禁军十万人马眼下已包围了皇城,城外还有五万人马,皆是听凭三王旨意,赵典反了!”
  即便已是和顾相檀说道好了,但忽的听见心中忌惮成真,宗政帝仍是不由惊愕,半晌都呆愣在御座之上没有动静,直到孙公公又叫了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曹、曹将军呢?御国军呢?御国军何在,曹钦何在?还不来护驾,快点护驾!!还有太子,快找人把太子也一道带来此地!”
  赵攸拔高了嗓门叫了起来,然而殿内的侍从奴才都在孙公公方才的一句话后噤若寒蝉人人自危,于是只剩下宗政帝惶急的叫唤声在紫微宫中往复徘徊。
  没多时,礼部尚书瞿光、右相仲戌良和宗政帝的一干党羽心腹都陆陆续续地滚进了殿来。
  “外头如何了?”宗政帝忙问。
  瞿光三两步在座下跪下,勉强还算镇定道:“御国军已是整装进城,正在城中同禁军对垒,只是御国军人马远不及禁军,况且还有五万羽林军在旁虎视眈眈,恐怕……”凶多吉少四个字到底顾念众人心情,没有宣之于口。
  “这倒未必,”仲戌良不同意,“御国军在边关身经百战,又同南蛮人周旋多年,而禁军这些年不过守城而已,两相比较,哪怕御国军以少敌多,却也不一定就落了下风。”
  “可是京城能有多大,哪能同边外相比,曹将军的那套行军布阵在此皆用不起来,若单靠短兵相接近身肉|搏,谁占便宜还用多言吗?”
  听着他们吵成一团,宗政帝只觉越发头大,其实他心里也是没底,仔细想来,三王赵典的狼子野心自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己对其百般忍耐,便是因为势不如人,而赵典迟迟没有动手也是忌惮若是硬着抢占,即便胜算多了几分,但要没有灵佛首肯,就算他拿下皇位,民心也未必所向,但是对方布防早已久远,真如眼下一般鱼死网破,宗政帝自己一定是弱势的一方,就算此刻有御国军在也是一样。不过宗政帝又觉着,三王对于三世子赵界就好像赵勉于自己一般,要是这个儿子没了,三王这么多年的汲汲营营怕也是废了一半了,如今赵界伤重乃事出突然,赵典愤而发兵,同样是匆忙所为,或许曹钦能想法子钻到些空子,反而打他个措手不及?毕竟……灵佛可是在此之前给了自己保证的。
  想到顾相檀的话,宗政帝又稍稍放了心,但看着座下各自心焦惶恐的臣子,宗政帝的底气又漏了一半,一时半会儿这心绪便若十五个水桶打水一般的七上八下,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明白。
  转头又朝孙公公吼道:“太子呢?为何到现下都不见人影?”
  孙公公也是一头冷汗:“已、已是着人去请了。”
  赵攸心觉不妙:“再请,你亲自去请,人没寻到,你便也不用回来了!”
  孙公公惊了一跳,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出去了。
  而在皇城内,曹钦率领几万大军且战且退,京中百姓家家闭门闭户人心惶惶,三王心知其中利害,既是内战,也不拿百姓开刀,只下令专心对付眼前之人,于是街头巷尾皆空落一片,只余下马蹄疾走时掀翻的一地狼藉。
  曹钦一路退至大邺宫门前,远远地便能瞧见御国军尽头坐于马上的禁军统领陈锡正策马扬鞭朝此地冲来。
  眼看着曹钦退无可退,陈锡轻蔑一笑:“久仰御国将军之名,本以为有多骁勇善战天下无敌,看来不过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传言到底难免夸大,你御国军的移形换影、北斗星移阵在此地都用不上,御国军南北双翼已被我禁军打散了,曹将军若是还有些眼力见儿,便早些归降才是,免得祸害了无辜兵士的性命,而我陈某敬你这些年为国效力,也好留你个全尸。”
  曹钦却默默看他,片刻道:“我曹钦征战多年,还从未有人敢在我面前要我说一个‘降’字,是成是败,你倒是可以试试。”说罢,继而又风流一笑,趁这说话的时机,身后的御国军已是敲开了宫门,曹钦身姿一转,竟带着众人直接往宫内而去。
  陈锡眉头一皱,他们此去便是要拿宗政帝首级的,可曹钦竟然就这么大张旗鼓地将宫门大开着,把他们直接放了进去?
  这是何意?陷阱?又或是机会?
  一时禁军面面相觑,竟无人敢打马上前。
  曹钦已是行出好一段路,回头没瞅见人不由仰天长笑。
  “如此这般胆识如鼠,还谈什么俯首归降,就算今日兵不血刃的让你们拿下了,怕是到时候哪个声儿大了些也能把你们吓到了吧。”
  这话说得御国军都跟着哈哈大笑,鄙夷之态尽显,而陈锡等人则面上青白交加,再忍不得,于是纷纷拍动身|下战马,不管不顾地就追着曹钦去了。
  于是,一小股御国军在前,领着近十万禁卫大军,明晃晃地向着宫中腹地,直插而入!
  ☆、造反
  孙公公前脚刚走,另一个小太监就疾跑着进了殿内,抖着手将一封书信呈到宗政帝面前。
  宗政帝神思恍惚得都忘了去接,还是瞿光手脚利索地把信拿过来递上:“是东边几县来的密报。”
  这东西近年来隔月便要送一次,说道的都是东县那儿的灾情,宗政帝眼下哪来的心思去看,于是一甩手说:“你拆。”
  瞿光便把信拆了,然而粗略一看便猛然大惊失色。
  “皇上……”瞿光喉咙如被堵着般道,“这是昨夜里自卜舫县送来的加急快报,东县三十万羽林军也反了,正拔营往京城南下啊!”也就说即便此刻御国军挡住了禁军,不下几日,东县来的羽林军便要攻占皇城,他们一样性命不保……
  宗政帝直直挺起身,呆愕半晌才幽幽道:“把驻边的神武军全召回来,快召回来!!”
  不行,自己怎么能死,怎么能死呢!这皇位他才坐了多少年?便要一夕之间全成泡影?这么多年的营营逐逐,殚精竭虑,到头来依旧什么都不剩下?不,决不能这样!
  瞿光知道此刻把神武军召回来也是无甚大用了,且不说边疆遥远,哪里赶得上东县此刻飞奔南下的速度,再有南蛮人虽暂时远离,但到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此刻撤去大邺西南两地所有防线,无异于国门大开引狼入室,可是他也是没有旁的法子了,若是此刻只靠御国军,他们只有等死的一条路。
  可是这头才刚下了主意,那边就又有小太监连滚带爬地跌到了面前,心神俱裂地哭丧道:“皇上……皇上……陈锡统领破了御国军的布防,一路追着曹将军已是过了乾坤殿,就要往紫微宫来了!”
  那一瞬间,宗政帝只觉心颤魂飞,他不敢置信地跨下御座,一把揪起地上的小太监狠狠道:“怎么可能?!御国军即便再如何施展不开缺兵少将也不至于这样不堪一击!”曹钦这么些年同南蛮人斡旋敌对,大名满天下,这不过才一个多时辰,就已经挡不住禁军了?!
  想到此,宗政帝猛地一愣,恍惚间似乎明白了过来,面上一时涌起惊异、愤恨、后悔、憎恶等种种神情,最后又全数都化为了恐惧与胆怯。
  “曹、曹钦……你、你竟然合着逆贼一起造反……造反!!?”
  听着宗政帝这句彷如泣血般的话,瞿光和仲戌良都白了一整张脸。
  御国将军竟然也反了?!
  宗政帝在殿内像得了失心疯一般来回暴走着:“太子,太子……你们都给我去把太子找来,朕没那么容易败,即便不靠曹钦、不靠赵鸢、不靠侯炳臣、不靠赵谧的那些好儿子,朕也不会轻易就输的!谁敢造反,朕就砍了谁的头!砍了他的头!你们也一样!还不快去找太子!”
  瞧着宗政帝那方寸大乱神志不清的模样,殿内的奴才仆从们有的被吓住得急匆匆听令跑出去寻太子了,有的则躲在廊柱之后抖若筛糠的静观其变,而像仲戌良、瞿光等人则面面相觑片刻,一齐偷偷摸摸地自偏门往外退去,他们皆知,此时全宫中怕是再没有比赵攸赵勉二人所处的地方更危险的了。
  而外头入了宫的众军则刚过乾坤殿,却见曹钦并没有朝紫微宫而去,反而带着人向着太子所在的乘风宫飞驰,沿途宫人侍从皆四散奔逃,一时间整个宫中天地变色,一派混乱。
  待到门外曹钦忽的拉马急停,回头看着已是被搞得满头雾水的陈锡道:“怎么,你们要寻的人就在里头,统领反而望之怯步了么?这般可如何对三王交代的好啊?”
  陈锡心内急转,就算实在猜不透曹钦心思,但他也知道天上哪有这样掉馅饼的好事,大王爷的派系怎可能与自己同仇敌忾精诚团结?不过是曹钦摆出的奸计而已,只是看着太子府乱成的一团,一边又有兵士将在府外鬼鬼祟祟的孙公公都抓来了,可见赵勉的确还在里头,根本来不及逃,曹钦不像串通宗政帝给自己下套,因着陈锡明白,皇上和太子可没有这样豁出去的胆子。
  只是,如此好的机会,陈锡怎能轻易放过,若是他能亲手拿下赵勉的首级,三王定是会对他大加赞赏,也许待大事所成的那一日,自己的功劳许是会排在栾禹和占星虎之前。
  想到此,陈锡目露凶光,对身侧的将士挥了挥手:“给我进去把赵勉抓出来,能活捉最好,若是实在拿不下,再杀了。”
  将士听令入了乘风宫,而陈锡自己则缓缓向着面前的曹钦逼近:“曹将军不会以为,将太子领到陈某面前便能躲过这一劫吧?哈哈哈哈,曹将军想得可真美啊。”
  谁知他才放声笑完,却见对面曹钦面上也挂着笑容,笑得若往常一般洒脱无畏,一边笑一边抬头看着天上的朗月。
  “可惜了这么个好日子……”曹钦呐呐道。
  此话才落,他忽的举起手中的青龙长戟,皎白的月色洒落戟上泛出耀目的银光,这仿佛一个号令般,下一刻,陈锡只听四面八方涌来阵阵的轰鸣之声,有马蹄踏地也有铠甲相击,显然有几万大军正在向此地匪匪翼翼地行来。
  陈锡面上一僵,不过须臾又勉强挤出笑来:“哼,果然是陷阱,曹将军竟然早就将人马埋伏进了宫中?可是即便如此,你以为你就能脱身?太子也能脱身了吗?”
  曹钦却不甚在乎地笑着,长戟在他手中轻如鸿毛般地翻了个圈:“我既将陈统领请入了宫内,总要付出些代价的,太子的命算是曹某相请的大礼,本就是给你的,至于我的……还要看你有没有本事拿了。”
  陈锡听罢不由惊讶,他竟舍弃了太子,那宗政帝呢?曹钦竟然也有谋反之心?他若是毫不顾惜那两父子的性命,这场仗怕是难打了……
  正思忖着,御国军已是从前后左右向他们夹击而来,曹钦以自己和皇上太子做饵,将他们诓骗入宫,眼下陈锡的几万大军已是被御国军包围了。
  而望着那率领众军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禁军副统领陈彩,虽两方人马差不离多少,但陈锡仍觉背脊隐隐生汗……
  ********
  栾禹带着三万骑兵一路自小柳南下,过姬完,到卜舫,然后穿过莫松,眼看着到了绵渔县再行过两个县便能抵京,却在涟河尽头遭遇到一众人马的堵截。
  栾禹看着河岸对面那一身银白铠甲的马上之人,微微眯起了眼。
  “御国军?禁军?呵,这一次宗政帝的消息倒挺快。”
  只是待对方扬起手中长剑,率众军踏河袭来时,栾禹面上的神色开始有了异动。
  眼前之人身形挺拔,即便容貌大半罩在了头盔之中,但露出的那双眉眼依旧焕彩流光顾盼生姿,加之眼角那粒嫣红的泪痣,更是衬得整张面容有种妖冶至极的肃杀之气。
  “六世子赵鸢?”栾禹不禁脱口而出,这天下男子有这般倾城容貌的,据他所知不过独此一人而已。
  可是赵鸢不是在陈州吗?为何会来到这里?近日并未从京城听说神武军班师回朝的消息,难道是悄悄回来的?
  栾禹一时心念急转。
  而在他拧眉思忖之时,赵鸢已是杀到近前,一人一骑迅如流光,手中的霁月剑则闪出寒冷的剑意,将所有近身之人皆斩于马下,手起刀落间三步内再无活物。
  汹涌的血腥味勾起了栾禹心中躁动的嗜血之气,他享受地弯起眼,看着那横于脚下的尸首堆叠,哼笑着拔出了背后的长剑。
  他的剑没有霁月那么银光闪烁,反而是一种深重的紫黑之色,仿佛吸满了无尽的鲜血和浓浓的怨愤仇意,嗡嗡地吟诵着一种阴冷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