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445节
作者:文绎      更新:2023-04-16 03:02      字数:4732
  “不是你还能是谁?”说罢,不耐烦的转过头去,接过李煜递过来的写满诗句的扇子:“好诗!唉,你本可以做个好诗人。”诗人的生活比较自由,就算是皇室宗亲,也会因为没有战斗力而安全。
  李煜也很感慨:“是啊。谁让我上头五个哥哥都去世了呢。”我爹和我都没想到。我大哥当时怀疑我,我都觉得他难以理喻,没想到他猜对了。
  郭荣凭直觉也认为是赵光义干的,因为他比他哥心思深沉,更坏,做了更多缺德事。
  二人又战斗了一场,赵光义决心大展威风,让哥哥看看,不是咱不能还手,是尊重哥哥,甘愿被哥哥打,我打柴荣给你看。
  没打过。
  左眼刚恢复,右眼又被捣了一拳头。
  郭荣暗自庆幸,真不是这哥俩联手的对手,幸好他们绝不可能联手。
  刘邦:“嘿~这谁家的肥羊啊?挺适合炖锅子。两个小赵~看过来!”拍拍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兴高采烈的问:“斧声烛影的事情是真是假?”
  赵匡胤:“什么斧声烛影?”
  赵光义脸色微变,人们的创造力非比寻常,他们不仅传说自己霸占了小周后和花蕊夫人,还有斧声烛影的谣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究其根本,就是他们觉得先帝死的离奇,又没有遗诏,皇帝自行践祚,他们这就无法理解了,就得编一个合理的解释,编造一个合理的真像。也不管皇帝如何勤政好学,如何为(他自己家的)天下呕心沥血披肝沥胆,就是要编排各种各样的故事。
  郭荣道:“赵匡胤,你怎么也不知道?传说你去世当夜,烛影下看到他伏地谢罪,还听见斧头敲击重物的声音。”
  赵光义深深叹了口气。
  赵匡胤哭笑不得的摇摇头:“传言虚虚实实。我玩的斧头,传说是上古帝王的玉斧钺。”我盘着玩,在思考这是从谁的墓葬中挖出来的,这是多么可怜。“击地的乃是锤子。”
  当时的事他记得很清楚,临安进贡的山核桃的味道不错,还很新鲜,拿锤子敲了半斤山核桃下酒,探讨针对辽国的政策时和弟弟吵了起来,气的头疼,就叫他回去,躺下睡觉了。再睡醒就到了这里。
  他的脸色微变,斧声烛影虽然是假的,但是,联想到赵元僖中毒而死,李煜被牵机毒所杀等消息,弟弟全家都很善于用毒:“赵光义!”
  赵光义一惊:“太!祖!斧声烛影事件您知之最详”
  赵匡胤缓缓问道:“你是不是在核桃里下毒了?”
  赵光义:“……”自古以来只有毒酒,酒浸毒药就行,谁能在核桃里下毒?拿毒药与核桃同炒?
  刘邦和郭荣一起点头:“有可能!”
  “心虚什么?”
  赵光义怒道:“你这老头是谁?安敢在朕面前饶舌!”
  刘邦吐舌头:“略略略~你这黑熊怪,有本事来打我啊。”
  赵匡胤忍了半天没忍住,胖滚滚的黑熊怪,哈哈大笑,开始喝酒。他生前就很爱喝酒,喝完之后也不发脾气,就愉快的睡觉,醒来之后反省:“沉湎于酒非人也”,然而反省归反省,下一次照醉不误。喝醉——反省——再醉——再反省——死了——喝醉——不用再反省。
  小帝镇中种植了大量的稻谷、糯米、高粱。为的就是这些爱喝酒的皇帝们嫌商人来卖的酒不够多,祭祀的酒更少。
  “周世宗,郭公,请来饮酒。这是我老婆娘家酿酒秘方,我登基之后才要到。”在宫里叫人酿酒,也不是那个味儿。
  郭荣喝了一杯:“不错。”
  “鉴湖春。取鉴湖水酿的才好。冬酿春饮。”赵匡胤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我想买一坛鉴湖水。”
  贺氏:有必要吗??
  ……
  过了没几年,出了一件大事。刘娥入宫数年,和皇帝的另一个宠姬杨氏关系极好,情同姐妹。皇帝的盛宠就这两个人,俩人关系一好,地位可谓固若金汤。
  赵恒对父亲的敬畏渐渐的淡化,前些年不敢给她封号,恐怕父亲泉下有知,会发怒。现在做了几年皇帝,任用寇准等人,感觉自己干的还不错,如是,把父亲勒令送回去的女人封作美人,也理直气壮。很快又晋封,总得封妃才适合她。
  杨妃:“对呀!”
  刘娥:“我没有家人可以加封。”
  太冷清了,别的妃子都能福荫父母兄弟,冷清还不算什么,孤女的命格听起来不好,缺乏教养的样子。思来想去,把前夫龚美拎出来,龚美当初就在赵恒的王府中当差,现在改个姓,随前妻姓刘,就认做哥哥。
  杨妃:“机智!”
  赵恒:“哇喔。”你是真能凑合,我正准备寻访你的族人兄弟,省了。
  赵光义泉下有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刘娥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就是想不起来是谁。刘是大姓,娥也是很常见的女人名字,为什么给我一种烦躁的感觉呢?
  李隆基经验十足的猜测道:“难道是你的后妃?”
  赵光义浑身一震,如遭雷击,唐朝故事还在不远处。他那些封号较高的妃子没有姓刘的,往下想,想美人才人,还有临幸过的年轻妇人……没听说赵恒和谁眉来眼去,估计唐太宗当年也没听说过这种事。
  赵匡胤听说了其中的趣闻,但他不说。
  一件事很快就打断了他的沉思。
  辽萧太后带着儿子亲征。燕云十六州物产丰富、制造业发达,还挺温暖,自从落入辽国手中就被看重。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成了辽国的中原。
  赵恒本想跑去江南,在寇准的劝谏下也去亲征。出征前告庙,对着太庙嘀嘀咕咕,怀疑父亲都失败的事,自己能成功吗。
  最终到了边关,士兵们一看皇帝车驾至此,士气大涨。按照寇准的意思是,杨延昭这小伙不错,辽国劳师远征,势力没有皇帝想的那么强,咱们能打回去,咱们能收服燕云十六州。萧太后不行,她们孤军深入,补给线拉的很长,辽国的生产力不高…咱们切断后路…
  赵恒:“不我觉得咱们不行。”
  大臣们跟随圣驾来到边关,怂的要命:“寇准想拥兵自重。”
  “寇准拿皇帝的命赌自己的虚名。”
  萧太后也觉得大胜的几率不是很大,党项人正在不断崛起,需要去打。
  最终议和,赵恒的底价是:一百万,不能割地,土地是根本,不能妄想当我爸爸,否则继续打。
  寇准气的咬牙切齿,对曹利用叮嘱:超过三十万,皇帝能容许,我弄死你。
  最终就约为兄弟,宋主年长,辽主年幼,宋主为兄。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寇准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没事,没事,给的钱不算太多,比起军费不过是……也不少了。但是没关系,不动兵对方就废了,先花钱养废辽国,如果他们几十年只知道要钱而不会抢钱,咱们宋国厉兵秣马,壮大实力,训练士兵,反攻南京收服十六州就在几十年后!我要是能活到百岁,还能看见。
  赵恒很满意,不打仗,没丢土地,保持平衡,完美!
  萧太后也很满意,不用打仗每年都有收入,这比攻占土地更划算。
  谁也没想到现在就埋下了隐患,子孙后代都沉迷文化艺术产业,日渐柔弱。
  ……
  赵光义天天愁的挠头,儿子四十岁了,妻妾十几人,一个还活着的孙子都没有。难道这就是……报应?
  翻出来一尊观音拜一拜。
  唐朝的皇帝见了奇怪:“当年我们的观音菩萨有小胡子,怎么现在变成女人了?”
  “胖乎乎挺好看。(⊙_⊙)这是观音菩萨?腹肌呢?”
  “菩萨有三十二相。能变男变女。”
  唐武宗感慨道:“倘若鬼魂也能变化男女就有趣了。”
  刘彻瞥了他一眼:“当真想学?”我对变化之术,略知一二。
  赵匡胤见此情况,立刻拜托别人买一些打击迷信的书回来,打击弟弟的妄想。
  这种书在地府多得是《神仙告诉你:靠吃金属球不可能长生不老》《菩萨告诉你:做坏事之后念经塑像没有用》《韩愈: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尸身不腐源于把蛆毒死》。
  还有一本《不是辽宋——花钱消灾》,赵匡胤气呼呼的拿来一看,靠,汉朝旧书换了新的书名骗钱,挺能跟上人间热点啊。
  第313章 东封西祀
  大小帝镇的天时气候,风雷雨雪, 温度湿度都随着人间长安而变化, 开封距离长安不算近, 气候气温都大不一样。赵光义躺在床上思考自己还能不能有孙子了。这问题很重大!四十多岁的皇帝还能不能有儿子,这件事比檀渊之盟到底有多丢人更重要。
  生不出儿子通常只有两个原因, 要么是女人不行,要么是男人不行。由于女人数量不少,排除一点, 由于生过五个儿子, 排除第二点。那就是……我缺德。
  哥哥拿来的书对他打击不小, 既然修庙、度僧、印经造像都不能消灾祈福,那缺德这件事岂不是无解?
  幸好我也还有五个儿子, 赵元俨也挺不错, 实在不行这一代还能兄终弟及, 不至于这么快就还给大哥的后嗣。
  赵匡胤则思考着很多事, 将来如果弄上几百亩地,酿酒卖酒, 倒是很有趣——雇人就行了, 种粮食、酿酒、卖酒有人各司其职, 赚的钱不用太多, 够给佣人发工钱就行, 剩下的利润全都拿来喝掉。阎君着实小心眼,给皇帝们每人分一千亩地,当做皇家田庄, 那才合适。
  昨天和两位娘子说了这件事,被连泼了两盆冷水:“恐怕那些酒不够你一个人喝的。”
  “妾身不是卓文君。姐姐说的对”
  一早醒来,有点想念郭子仪。虽然素未谋面,但天底下谁不想要郭子仪呢。听说他如今又是辽国的座上客,和耶律德光等人相谈甚欢。也不知道辅佐耶律阿保机的述律平皇后见到孙子时会不会尴尬。当年强盛的突厥和现在强盛的辽国见了面,会如何的火花四溅。。。
  辽国地府内有炭铁,能打造兵器,那他们也有神鬼吗?号称能沟通天地的萨满巫师可信吗将来两边地府会不会开战?倘若开战以什么为基础?百姓吗?
  把所有能杀人的人都投入地狱中,是不是有点影响我们这边地府的战斗力?是不是等到打仗时提出来,让他们戴罪立功?那不行啊,刑徒上战场必然临阵倒戈。
  晨光透过竹帘晒进屋中,再不起来就太晚了,再过两个时辰,阳光会落在床帐上。两名皇后准时醒了过来,打算起床梳洗打扮。长发光润婉转,素色真丝的褙子勾勒的身材婀娜。
  赵匡胤感慨道:“何羡他人帐中香。”
  说的是李煜的鹅梨帐中香,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挖空鹅梨的核,把香末放进梨中,用牙签把梨脑袋固定好,蒸三次,去皮,把梨和香粉混合均匀,窖藏。鹅梨的名字为什么在后世变成鸭梨,这是个问题。
  前调是沉香,中调是梨香和沉香混合味,后调则是檀香和梨香,清甜柔美。
  赵匡胤闻过都说好,并立刻吃了两个梨以解馋。
  二女都有些害羞,这是说她们有体香,体香这种话题好害羞呀~
  贺皇后:“你可知道武皇后自从李煜到来之后,频频与其密谈的事?”
  赵匡胤:“好大的胆量啊。”李煜着实算是漂亮,尤其是现在的年纪,不胖不瘦,皮肤白皙相貌柔美,带点淡淡的凄惨幽怨,李存勖好像格外爱和他一起探讨艺术。
  不是他心里脏,只是武曌皇后与某男子密谈——如果对方长得不坏,让人想歪很正常。
  忽然听见一声惨烈的鸡叫,绝非鸡鸣五鼓的叫声,而是杀鸡的惨叫。
  声音从弟弟的方向传来。他立刻一跃而起,在厨房窗口看了一眼,只见几个鬼鬼祟祟的人正在包抄过去,奇怪,好像不全是本镇的人,难道还有汉唐的皇帝在其中。等一下,那边捂着脸的人不是扶苏吗?他来干什么?皇家的人个个相貌非凡,光看眼睛也能看出来是他。
  赵光义仗剑起身,斟酌了一下,还没有杀出来。
  刘盈问:“你又进不去,捂脸干什么。”
  扶苏就是来看热闹的。老父亲在谈到檀渊之盟的时候气的两太阳冒火七窍生烟——略有点夸张,反正就是挺生气,当前的双方实力可以一赌,倘若皇帝把兵权都给寇准,能收复一些地方,收复几个州再议和也不迟。可惜寇准这时候才四十多岁,赵恒肯定不敢放权。
  他听说有人要来围攻檀渊之盟主角的父亲,就来看热闹。笑到捂脸发颤。
  “有什么好笑的?”
  “方才那人骂赵光义,说你也配姓赵,噗哈哈哈,他自己又不姓赵,拿这话骂人是不是很可笑?”姓王的骂同姓混蛋你也配姓王,唐太宗骂不肖子孙你也配姓李,这都合理,谁不为自己的姓氏骄傲。那边一个大概姓刘的人骂你也配姓赵,太荒谬可笑了,人家姓什么关你什么事。
  刘盈点点头:“按理说,在这里最该骂这句话的应该是你啊。”
  扶苏踮起脚尖往里看,视线依然受阻,宋朝的房屋盖的不错。绕到旁边不知道何时搭建的防御工事——弯月形的高土堆上。
  刘彻幽幽的说:“下来,还是朕一脚把你揣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