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节
作者:我吃元宝      更新:2023-04-17 18:37      字数:2407
  等到晚上,白一从外面回来。她给宋安然带回了关于平郡王的消息。
  平郡王想见宋安然,一是为了感谢,感谢宋安然在关键时刻替顺安商行承担重担。当然,平郡王这么说,肯定是为了拉近同宋安然之间的关系。
  其次,平郡王手中大概有几十万斤的粮食。
  平郡王原本是打算捐献给朝廷,让朝廷拿去赈灾。奈何他的身份太敏感,他敢这么做,二皇子和三皇子,甚至连承郡王都会攻击他。说他沽名钓誉,邀买名声。说不定还会引起元康帝的防备和厌恶。
  因为阻碍太多,平郡王打算将粮食交给四海商行。由四海商行出面,将这些粮食派发给灾民。
  白一对宋安然说道:“奴婢看平郡王非常诚恳,估计是真的想将粮食捐献出来。”
  宋安然闻言,挑眉一笑,轻声感叹了一句,“这位平郡王,看着性子鲁莽,实则是个精明厉害的人。目前看起来,他比承郡王更胜一筹。”
  喜秋问宋安然:“少夫人看好平郡王?”
  宋安然摇摇头,“现在说看好谁,为时过早。再过三五年,再谈论这个问题比较合适。”
  白一又说道:“奴婢回来的时候,还听到一个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说宫里面取消了今年的端午宫宴。据说是要节省花用,将钱全部用来赈灾。”
  宋安然说道:“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估计明天就有旨意下达。端午宫宴取消了也好。每次宫宴,都是一地鸡毛。后宫那群女人都快疯癫了。”
  宋安然对宫宴没什么好印象,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宫宴,差一点就被欧明茜算计。幸好她一直防备着欧明茜,才没被欧明茜得逞。
  果然第二天,宫里面就下达了旨意,取消今年的端午宫宴。银钱省下来,用来赈灾。
  同时,宋安然也接受了平郡王的粮食。
  平郡王的几十万斤粮食,宋安然没放在四海商行售卖。而是私下里交给宋子期,由朝廷出面,将粮食派发出去。希望能够救一部分人的性命。
  时间转眼到了五月,天气热得人心发慌。
  直到五月,京城以及周边地区,一直没下过雨。很多河流干涸断流,就连井水都快干涸了。
  老百姓饮水困难,牲畜同样饮水困难。牲畜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地里的粮食已经减产甚至是绝收,要是牲畜也被渴死,那农民真的要家破人亡,没有活路。
  如此一来,朝廷赈灾,不仅要给粮食,还要想办法解决饮用水的问题。
  想要解决饮用水,就要打更多的水井。
  打水井要花钱。一口水井,浅一点的要十两银子,深一点的要将近二十两银子。平均下来一口井要花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银子看起来不多,但是全京城,加上周边地区,所需要的水井数量是数万计。这样算下来,所需要的银钱是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
  为了赈灾,户部的银钱都快被折腾完了,还没见到灾情缓解的局势。户部必须要留存一点银钱,应付之后更为严重的灾情。
  如此一来,户部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打水井。
  大部分受灾地区,想要解决饮水问题,只能靠村民筹钱自救。
  村民连饭都吃不上,哪里又有钱打水井。
  这个老天爷,是要将人逼死啊。
  越来越热的天,水流越来越少的河流,让每一个人都在惊慌。这场旱灾,到底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就连京城的粮食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因为旱灾持续加重,粮价小幅度上升。之所以小幅度上升,这还是四海商行在市场上一次性投放了上百万斤粮食的结果。要是没有四海商行努力平抑粮价,京城的粮价估计要往上涨一倍到两倍。
  颜宓一身风尘的从外面回来。看着颜宓满脸的尘土,宋安然心疼不已。
  宋安然命人打来热水,给颜宓洗漱。
  宋安然问道:“你这是去了哪里?怎么浑身脏兮兮的。”
  颜宓先是灌了一大壶茶水下肚。然后才对宋安然说道:“今天奉命出城。没想到乡下缺水那么严重。今天好几个村子因为抢水打了起来。上千人规模的械斗,我才带了十几个人,根本拦不住。真是气煞人也。那帮村民为了水真的是拼命了,又不能杀了那些村民嗓子喊哑了都没有,后来不得已还是动了手。”
  宋安然一听上千人规模的械斗,顿时就惊了一跳。
  后世,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也会有大规模的械斗。一旦出现这种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死人。
  宋安然担心地看着颜宓,“你没事吧?有没有人受伤?”
  颜宓对宋安然笑道:“我没事。倒是我带去的十几个人,劝架的时候挨了几棍子。安然,你没看到那个场面。上千人拿着棍棒锄头械斗,场面十分血腥。
  等我们好不容易将人拦下来,才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械斗。这次械斗,死了二十几个人,全都是青壮年。
  上次械斗,同样死了人,而且死了四五十号人。那几个村子因为死了人,已经结了死仇。估计几代人都解不开这个仇恨。”
  宋安然见颜宓没事,松了一口气。
  宋安然问颜宓,“水的问题坚决了吗?”
  颜宓摇头,“水只有那么多,给了这个村,那个村就没有水。给了那个村,别的村同样没水。想来想去,只能打水井。只是那里地势复杂,有的村子地势高,存不住水,想打水井就要花费更多的钱。有的村子地势低,打水井会更容易一些。”
  宋安然问道:“朝廷不管吗?一个水井要不了多少钱,能解决一个村也是好的。”
  “解决了这个村,别的村要不要解决?现在那些村民最怕的就是怕得不到公平对待。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对灾民区别对待,势必会激起民变。”
  颜宓以前没有处理过民政问题,第一次面对这种问题,颜宓也有点抓瞎。
  这一次,是宋子期特意安排颜宓处理民政问题。宋子期给颜宓划分了范围,负责十个村,上万人口。这对民政新手颜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如果颜宓能够处理好这十个村子的问题,那么他将得到宝贵的经验和政绩。
  和颜宓领到同样差事的人不少。大家都是分片区负责,既相互帮助又相互竞争。可以说,朝廷为了赈灾,也是拼了。连未来的栋梁,朝廷里面的青年才俊,统统都被派了出去。让这些青年才俊们亲身体会民生艰难。
  宋安然问颜宓,打算怎么解决缺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