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节
作者:希行      更新:2023-04-23 21:44      字数:3421
  张安王林没有再问火盆,也没有问那是谁的信,对视一眼带着了然的笑,如此珍藏当然是楚国夫人的信。
  扛着楚字旗的信兵从城门一路招摇而过,畅通无阻,所有人都看到啦。
  “大人,好消息啊,李老夫人已经同意要留在山南道。”
  “大人,李老夫人刚唤了小都督过去,让他快些安稳江南道,她要回家。”
  张安王林笑着表自己的功劳,又恭维韩旭。
  “小都督在点将了,在山南道的兵马全部去江南道。”
  韩旭点点头,道:“在你们这里他们也安心,有没有兵马都无所谓。”
  张安王林笑着道:“以前他们可不安心,主要还是因为大人在这里才安心。”
  韩旭不想再跟他们客套,神情肃重道:“安康山要称帝了,调集五万大军意图进攻麟州你们可知道?”
  安康山称帝的事有所耳闻,兵马调动暂且不知,毕竟现在外边那么乱,要关注的兵马太多了。
  张安王林亦是肃重点头:“安贼的狼子野心不再遮盖了,真是狂妄。”
  这些事实就不用说了,安康山如果不狂妄也不会有今天,韩旭道:“武鸦儿带兵在相州进攻京城,麟州将官紧缺。”
  他从桌上拿起一封信递给张安王林。
  “我给崔相爷写了一封举荐信,希望你们能去麟州。”
  张安王林愣住了,旋即大喜,在皇帝跟前当将帅,比在一道当节度使更有前途。
  只不过也不能随便就去。
  现在皇帝跟前的兵马太多了,而且武鸦儿一人独占盛宠,其他人去了,又没有武鸦儿千里奔袭救陛下与水火中的大功,不会轻易重用,就算被留下,也不过是被武鸦儿驱使。
  所以他们才没有贸然跑去麟州。
  但现在武鸦儿不在皇帝跟前了,而且还有韩旭的举荐。
  韩旭的举荐其实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崔征。
  崔征是抱着玉玺千里跋涉到麟州扶皇帝登基的重臣,是皇帝最信任的相爷,崔征举荐的人,自然也将得到皇帝的信任。
  “大人,我们何德何能!”张安王林激动不安的喊道。
  韩旭道:“也不是,主要是,你们去了我能更好的做事。”
  这话说的真直白,张安王林讪讪,但不安消散了,没有私心的人才是不可信的。
  第七十二章 麟州的需要
  韩旭在舆图前站定,张安王林如同往日一般左右跟随,但比往日看的更认真。
  韩旭给他们讲麟州四周的形势,这是让中里通过剑南道兵马探听来的,朔方的位置很好,易守难攻,四周聚集了很多兵马,但现在也很危险,安康山的叛军对麟州正在形成合围之势,武鸦儿又带着兵马在外。
  “武鸦儿跋扈,一手遮天独掌兵马,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一走,麟州这边的兵马群龙无首反而乱了。”韩旭说道,“这一点安康山也知道,所以他必要趁机进攻麟州。”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麟州,面临叛军围吞的危险,但如果能在这危险中一战,近天子身边而守护,必然大功,就像那个武鸦儿一样,一跃冲天。
  他看向身侧的张安王林。
  “你们可敢冒险一去?”
  张安王林对视一眼。
  “大人,你说错了。”张安肃容道,“这怎么能叫冒险?这是臣等之职。”
  王林也点头:“是啊,陛下有难,我等当誓死相护。”
  韩旭道:“誓死倒也不用,活着才能更好的守护。”他从舆图前转过来,“而且情况也不至于那么糟,安康山要攻下麟州也没那么容易,麟州有兵马有河东道为防,而且还有我。”
  他看着张安王林。
  “我在山南道,我有剑南道的兵马。”
  他伸手指着舆图。
  “江南道安稳,淮南道亦能相助。”
  听他说淮南道,张安王林视线看向他的胸口......
  视线把胸口的信引燃,韩旭觉得瞬时被火烤,但烤就烤吧,不管他们胡思乱想什么,只要想到淮南道在他掌握中就足够了。
  韩旭面不改色的对着舆图划动。
  “这也是对安康山形成了合围之势,如果他进攻麟州。”
  他再次看向张安王林,双手分别落在他们的手上重重的一握。
  “内有你们二人领大军,外有我运筹帷幄,内外夹击击溃叛军诛杀安康山可期!”
  击溃叛军,诛杀安康山,那将是怎么样的大功!如果说武鸦儿救陛下于为难,那他们就是救大夏将倾!盖世大功啊。
  张安王林面色涨红,反握住韩旭的手重重的摇晃:“我们必将与大人齐心合力!”
  韩旭坦然道:“如今的形势,人人不可信,我也就相信你们,你们在皇帝身边,手握重兵,对我来说就跟自己在皇帝身边没有两样。”
  “大人,我们相交这么久,经历这么多,早就如同一人了。”张安郑重道。
  王林道:“我们在麟州大人安心,大人在山南道我们也安心,山南道就交给大人了。”
  三人重重的握手,韩旭借着再次拿起信抽回手。
  “我与崔相爷同朝为官,关系,还不错。”他说道,“我想有我的信,他会看重你们的。”
  张安王林毫不迟疑的接过来。
  “韩大人与相爷的情义人尽皆知。”他们笑道,“大人的举荐,相爷必然看重。”
  什么情义人尽皆知?他跟崔征除了那件事,很多事理念都不同,很少来往相交,只不过男女之事传的快也广,议论纷纷热热闹闹造成了他是崔征的人的假象,也罢....
  韩旭默认,只道:“麟州就交给你们了。”
  张安王林挺直肩背,郑重点头抱拳,很快便调集兵马向麟州而去。
  他们前脚走,韩旭后脚就命剑南道兵马进驻山南道,山南道再次被剑南道兵马充斥,比原先李明玉带的兵马还要多。
  李三老爷跳脚怒骂韩旭要搬空剑南道,剑南道道衙也发来了疑问。
  “天下兵马皆归天子,不是剑南道的。”韩旭喝令,“兵马搬空了,再蓄养练兵就是,竟然说自己兵马不足?看看楚国夫人,她的兵马就是这两年养出的,能击退叛军能收复淮南道还能相助剑南道。”
  韩旭看着厅内站着的剑南道诸将。
  “你们羞愧不羞愧!”
  诸将低头羞愧。
  韩旭又看坐在椅子上的李明玉,原本还在笑的李明玉忙低下头。
  对既是大人又是孩子的他,韩旭没有声言厉色。
  “李都督,你的父亲能养数万兵马,他不在了,你能养出来吗?”
  李明玉从椅子上跳下来,大声道:“能。”
  韩旭点头,再看厅内诸人:“剑南道山南道两道辽阔幅员众多人口给你们养兵蓄力吧。”
  诸人齐声应是。
  韩旭并不是把张安王林骗走了,朝廷如今需要兵马和领兵大将是真的。
  麟州城已经不见被围城时的惨烈,城池修复如初,比曾经还高厚了很多,人来人往,车马涌涌,路边有茶棚,街边有人提篮叫卖,繁华如同乱世前。
  城门有卫兵森严,但并不严查过往的人,让民众安心又不闹心。
  一辆车驶过城门,车旁有兵马护卫,悬挂着崔字,路上的人纷纷避让,对这辆车民众已经不陌生了,看到了还很亲切。
  “崔相爷又外出巡查了。”
  “崔相爷这么忙还不间断巡查,我等可安心了。”
  马车伴着议论向前,车夫和马匹都已经熟悉了路,闭着眼也能疾驰,直到车内喊了声。
  跟车的卫兵忙上前:“相爷有什么吩咐?”
  崔征掀起车帘,看着街边。
  卫兵跟着看去,见街边是一家酒铺,上面悬着幌子写醉梅香三字,里面有不少人在饮酒。
  “相爷要打酒吗?”卫兵不解问。
  崔征笑了笑:“这是京城一家老酒铺,没想到在麟州也见到了。”
  当初跋涉跟来的京城民众并不算多,但现在街上京城口音的人越来越多,店铺也出现了京城的老字号。
  卫兵不是京城人,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城呢,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不过他很会说话。
  “因为麟州有天子在,天子所在就是京城。”小兵说道。
  崔征看他笑了笑:“说的好,天子就是京城。”
  小兵得到夸赞很激动,来麟州就是好,他们这些原本连京营都摸不到的人,能当朝廷禁军,见到的都是朝廷大员,熟悉了朝廷大员还能喊出他们的名字,这要是传回老家,村人们不知道还多震动。
  天子脚下就是好,在这里杀了叛军直接就是护驾大功,谁不想来这里。
  但总有人从这里走了,而且还不肯回来。
  马车进了家门,崔征走下来,亲随迎接,院内等候的官员们也上前。
  “送去第几封信了?”崔征问。
  “第三封了。”一个官员答道。
  “武鸦儿还是不回来?”崔征道。
  另一个官员上前犹豫道:“武鸦儿没回来,但他让大将刘毅回来了,还给陛下要兵马。”
  “真是桀骜不驯。”
  “荒唐!”
  “他是不是疯了!”
  其他人纷纷怒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