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70节
作者:金戈万里      更新:2023-04-29 07:58      字数:3391
  重奕闻言立刻转身,又从台阶上下来,“那我不去了。”
  说罢,不等程小将军反应,重奕已经朝着来时的方向离开。
  程小将军完全没想过重奕会是这个反应,怔住的功夫,已经让重奕走出了老远,连带着台阶上不明所以的卫军也纷纷发出惊呼。
  程小将军立刻追上去,挡在重奕面前,咬牙道,“你不是想与陛下合作,这就是你的诚意?”
  出发前被宋佩瑜抓去补课的骆勇顿时来了精神,这句话他有印象,知道该怎么答。
  骆勇毫不客气的推开程小将军,嗤笑道,“是卫皇有求于太子殿下,卫皇的诚意呢?”
  魏致远笑了笑,“我来时还想着,卫皇也许是听了殿下的骁勇战绩觉得害怕,才会特意吩咐守门的士兵严格检查车夫们是否携带利刃,没想到卫皇竟然连我们两个都怕。”
  重奕敢抬脚就走,程小将军却不敢让人强行将重奕抓过去。
  为了将重奕请回去,他只能铁青着脸听骆勇和魏致远的讥讽,暗自后悔刚才为什么没忍住心口恶气,平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相比骆勇和魏致远,重奕反而好说话的多,见程小将军伏低做小的道歉,他甚至都没将眼神分在跪在脚下的人身上,便再次转身,朝着乾元殿而去。
  他已经听见远处兵刃相接的声音了。
  乾元殿内的人一点都不比乾元殿外的人少,卫皇穿戴着全套朝服危襟正坐在皇位上,目光肃然的望着从重奕由远到近的身影。
  重奕立刻感受到了卫皇复杂的情绪,但他并不关心卫皇的想法。
  感觉敏锐的人都会自动屏蔽不想深究的垃圾情绪,重奕也不例外。
  他宁愿看大殿角落的灰尘,无聊的猜测乾元殿已经多久没有打扫过。
  卫皇穿着朝服带着冠冕坐在高位,重奕穿着车夫的衣服立在下方。
  大殿内还有将近一千人的卫军,都以防备敌视的目光望着重奕。
  重奕身后只有骆勇和魏致远,他们却比刚到乾元殿外时,昂头看见殿外的卫军时更加从容。
  重奕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卫皇发现重奕的气势完全没被他压下,心中突然充满了不甘心。
  重奕为什么不怕?
  他怎么敢孤身涉险,来卫京做人质?
  卫皇只要想到,他努力了几十年,又恰逢无数机遇,才能登上皇位,却在还没来得及彻底掌握卫国的时候,就被重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下十二县,就觉得心头满是怒火和妒忌。
  怒重奕抢夺他的国土,还踩着他的狼狈铸就风光。
  妒重奕身为赵国永和帝唯一的儿子,仿佛生来就拥有一切。
  是个远近闻名的废物时,也不必担心太子的位置不稳。
  想要战功成就时,立刻就能获得整个赵国朝堂的支持。
  如果上天能给他一次与人交换命运的机会该有多好。
  卫皇咽下喉咙处的腥甜,迷蒙的双眼逐渐恢复清明。
  比起逞一时之快,他更看大司空那个老贼先死。
  他主动从皇位上起身,走到下面与重奕打招呼,“可惜如今光景不好,朕未能迎接太子殿下。”
  重奕随意点了点头,大度道,“无妨”
  卫皇余下的话,顿时都憋了回去。
  他只是与赵国太子客气一下,难道赵国太子当真了?
  气氛凝滞了几个呼吸,终究还是有求于人的卫皇先开口。
  他掐着虎口抑制心中翻涌的怒火,高声让正立在大殿门口的苏小将军去城门处命人开门,迎赵军入城。
  程小将军响亮的应是,大步走出殿外。
  沉闷寂静的氛围下,突然响起犹如打雷似的闷响。
  乾元殿内的众人顿时大惊,纷纷猜测是发生了何事,短时间内,殿内都是‘地龙翻身’的呼喊声。
  重奕骨节分明的手摸上袖口,目光看向卫皇在他看来脆弱到不堪一击的脖子。
  这是宋佩瑜的火药庄产出的东西,除了响,一无是处。
  慕容靖在给他传递消息,赵军已经进入卫京城门。
  既然如此,便不需要再等大司空来。
  卫皇在卫军的簇拥下逃往殿外的同时,还不忘让人将重奕等人围住,中间隔着的人太多,重奕又没有趁手的兵器,便没急着下手。
  他们刚冲出乾元殿,就迎面见到提着带血刀剑的另一批卫军。
  卫皇望着另一批卫军的领头老者和老者手中程小将军的头颅,顿时勃然大怒,“老贼!”
  老者却没将注意力放在卫皇身上,他目光在众人身上快速掠过,在穿着灰色布衣的三个人身上停留许久,最后落在容貌最为殊丽的重奕身上。
  “这位可是赵国太子殿下?”老者中气十足,毫不掩饰语气中的喜悦。
  重奕矜持的点了下头,“卫国大司空。”
  老者像是获得什么赞赏似的,喜出望外的弯腰行礼,“给太子殿下请安,臣救驾来迟,请殿下恕罪。”
  卫皇险些被大司空的不要脸气得背过气去。
  他移动脚步挡在重奕和老者中间,咬牙道,“大司空集重兵闯乾元殿,意图刺杀赵国皇太子。谁能取大司空项上人头,赏金百两。”
  卫皇身后的卫兵稍稍犹豫了下后,才朝着大司空冲过去。
  “明明是你劫持太子殿下,如今却倒打一耙?”大司空满脸冷笑,终于舍得用正眼看卫皇,“保护好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日后定会论功行赏!”
  在相互放狠话的过程中,卫皇输的一败涂地,追随他的卫军从一开始就没有斗志可言,只能护着卫皇和重奕且战且退,朝他们刚逃出来的乾元殿靠近。
  重奕与骆勇、魏致远立于乱军之中,反而最为安全,根本就没人敢靠近他们。
  骆勇和魏致远都从地上捡了长刀,一左一右的护在重奕两侧。
  重奕安静把玩手上的飞镖,目光依次从卫皇和大司空身上看过。
  在两个人情绪过于激动,即使隔着层层守卫也要相互对骂的瞬间,重奕悍然出手。
  两人的身体同时顿住,分别顶着脑门和脑侧的红线球委顿下去。
  因为距离重奕太近而目睹全过程的骆勇和魏致远,暗自吞咽了下口水,都觉得脑壳有点疼。
  他们应该没有得罪过太子殿下吧?
  “陛下!”
  “司空大人?”
  ……
  还在激烈交手的士兵纷纷茫然的停下手。
  陛下和大司空都死了,他们还有再打的必要吗?
  重奕将剩下两只飞镖插回袖口,推开挡在他身前的骆勇和魏致远,毫不畏惧的站在卫军前,高声道,“立刻放下武器,孤赦你们无罪。”
  几个呼吸后,武器砸在地上的声音接连响起。
  又过了一会,突然有人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的小声开口,“谢太子殿下饶命。”
  余下仍处于茫然情绪中的卫军,听见这个人带着哭腔的声音后,胸口突然盈满劫后余生的后怕和喜悦,如同下饺子般的跪在地上。
  进入卫京后,就带领赵军火急火燎往东宫赶的慕容靖,刚到乾元殿外,就听见里面鬼哭狼嚎的高喊‘谢太子殿下饶命’的声音。
  第88章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卫京已经彻底平静下来,重奕于卫国皇宫宴请军中将领。
  从卫京被赵军攻下后,就代表整个卫国都彻底变成赵国的领土。
  赵国此番出兵大获全胜,具体的军功上报还需要些日子。
  等咸阳那边核查定夺,按照每个人的军功给出封赏,恐怕要等到年底。
  但重奕是皇太子,还是格外有钱的皇太子,他想奖赏大军,根本就不需要理由,也不必等待咸阳的允许。
  宋佩瑜仿照他曾见过的年会,用当初卫京勒索赵军的物资,在八月十五当天,于卫京皇宫举办了个热热闹闹的宴会。
  除此之外,宋佩瑜还安排人,大开卫国皇宫的库房,给卫京的每家每户都送了碗肉汤。
  防止百姓在有心之人的挑拨下多想,宋佩瑜还专门吩咐人送味道极重的羊肉汤。
  每碗羊肉汤中都能见到羊肉,还有常见的蔬菜,五口之家自己备上干粮,足够吃饱。
  八月十五后,宋佩瑜打发安平王每日坐在巡街的车架上做吉祥物。
  赵军刚进卫京的时候,卫国百姓整日闭门不出。
  连街上被卫皇和大司空手下的人毁坏了门脸的铺子,都是赵军简单的收拾了下,另外找东西先遮挡住。
  卫京百姓不得不出门的时候,如果不小心遇到了赵军,不是像看到恶鬼似的掉头就跑,就是被吓得浑身僵硬呼吸急促,直到赵军已经与他们擦肩而过,才如梦初醒般的跌坐在地上。
  总之,卫京百姓虽然没态度激烈的反抗赵军,却始终都表现的对赵军极为排斥。
  等到八月十五之后,卫京内悄悄发生改变。
  先是被砸坏的铺子开始有人修整,许多铺子悄无声息的开门。
  然后街头街尾再次出现摆摊的阿婆和挑担的货郎。
  就算再遇到赵军,卫京百姓也不会撒腿就跑或者浑身瘫软,最多是低下头等待赵军先过去,有些胆大的人还敢与赵军说几句话。
  卫京作为卫国权力中心,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卫国另外十二个县城。
  仔细了解卫京中的各大势力后,宋佩瑜狠狠的松了口气,甚至恨不得去卫国皇陵上几炷香。
  老卫皇的那些败家子太给力了,不算赵军攻入卫京当天驾崩的‘伪皇’,二十八任皇帝,将卫京的各大世家犁的明明白白。
  原本卫国就底蕴极浅,极少又肯侍奉‘土匪君王’的世家。
  当年陆续从别处迁来卫京的世家,大多都是在原本的地方待不下去,才会来投奔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