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者:十五著      更新:2023-05-12 23:51      字数:5171
  “不让?这样吧,本少爷给你钱,你把这小娘子让给我如何?说吧,要多少?要多少本少爷都给得起。”纨绔毫无察觉,气焰愈发嚣张。
  众人皆淡定地坐着,这个时候自然不需要他们出手,可他们心里还是暗暗捏着把汗,自然不是为裴长宁,而是为那纨绔,倒霉孩子,可别弄到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多少钱都不行。”裴长宁冷声道,他感到被他握住的纤纤手臂轻轻颤动了一下,“滚。”他忍住性子,向那人下最后通牒。
  不料那纨绔愈发没有怕意,指着裴长宁身后的崔琰道,“不就是一个青楼女子么?小爷给你的钱足足可以买下整座青楼。”
  完了……众人摇了摇头,不约而同地闭上眼睛,真是找死。
  只听一声惨叫,裴长宁一手折了他指向崔琰的手指头,接着一掌打在他的胸口,那人登时飞出去数丈远,倒地后接连吐了好几口鲜血。
  裴长宁再不去看他,转向身后的崔琰,“没事了。”见崔琰似有犹疑,又加了一句,“他不该侮辱你。”
  沉静的话语字字击中崔琰的心,她很不自在地坐下,心如擂鼓。
  佩儿正倒了茶水过来,见有人受伤倒地,惊吓不小,赶忙着人将他抬走去瞧大夫。
  “他……”邢鸣不免担忧,方才这位世子爷出手似乎太狠了些,“不会死吧?”
  裴长宁不紧不慢地倒了杯水递到崔琰面前,才冷声道,“放心,死不了,我有分寸,不过躺个一年半载。”
  “噗……”林秋寒一口喷了口里的茶。
  这个分寸拿捏得……真好……
  人群里的小小骚动并没有影响到台上的白芷,只听她用软糯的家乡方言作了开场白,阖目凝神后缓缓睁开眼,一双柔胰缓缓拨弄起琴弦。
  堂内渐渐静下来,直至鸦雀无声,众人目不转睛,盯着白芷,如聆听天籁,无一例外,都是一副如痴如醉的神情。
  不可否认,白芷的琴技实属上乘,指法娴熟,情绪饱满,代入感足,可也仅此而已,在座之人的反应实在是有些可笑。
  裴长宁与林秋寒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笑。倒是崔琰,对于琵琶没有丝毫的鉴赏力,听不出好坏,反而是认认真真听了首曲子。
  她盯着被白芷抱在怀中的冰丝琵琶,顾名思义,自然是因为琵琶弦是上好冰丝制成而得名,红面黑底,古朴中见清雅,巧就巧在琴面上绘就的一株白梅,和弦丝相互映衬,远远看去竟像是附弦而生一般,可见绘制图画的人有何等灵窍。
  不知为何,她隐隐觉得这株白梅似曾相识。
  一曲终了,自是满堂喝彩,白芷起身微微鞠了一躬便抱着琵琶下了场。
  “太妙了!正所谓‘此曲只应天上有’啊!”众人七嘴八舌地评论着。
  “冰丝琵琶果然名不虚传,琴音通透,低处圆润,高处明亮,百闻不如一见哪……”
  “我瞧着白芷姑娘方才简直犹如阿沅附体,弹奏的曲子当真同阿沅不相上下。”
  相比而言,裴长宁他们这一桌的人显得格外安静,只听崔琰问,“这首曲子叫什么?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
  “《相思引》。”林秋寒抢先答道。
  《相思引》?崔琰抬眼看向林秋寒,心中一阵疑惑,忘了收回瞧他的目光。
  林秋寒想起方才的玩笑,不禁有些心虚,赶忙替自己辩白,“别这样看着我,我也是听邻桌的说的,好像还是阿沅生前最喜欢弹的曲子。”
  不料崔琰依旧怔怔的,许久才将脑中残留的记忆拼凑完整,“独上小楼迷远近,不见浣溪人信。何处笛声飘隐隐,吹断相思引。”她轻叹了一声,缓缓道出这些词句。
  众人以为她还沉在方才的曲子里,不过有感而发罢了。不料裴长宁却开口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崔琰摇头,淡然笑道,“没什么,不过觉得今日听这曲子跟先前的不一样了。”
  “阿沅?”裴长宁问。
  “对,”崔琰点头,“难怪方才就觉得有些耳熟,那一次我给她看诊,离开的时候在屋外听她在里面弹奏这首曲子,嘴里念的便是这几句,哀婉嗟叹,情真意切。我并不懂琵琶,也许斯人心境,现在竟觉得连弦音都变了……”
  陡然间,裴长宁的眼亮了亮,当即扫了眼林秋寒,只见他眼中也尽像是有了发现的欣喜,“我就说嘛,崔大夫,你就是我们的幸运星。”
  一行人又回到阿沅房中,裴长宁端详着白芷送来的冰丝琵琶,时不时地拨动着琴弦。
  “你拿走琵琶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林秋寒向白芷了解情况。
  “回大人,”白芷来之前因听佩儿说府衙的人为了这琵琶的事发了火,是以此时不敢造次,只是中规中矩地站着,“民女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当时这屋子被大人的手下封着,我便寻了个门口没人的时候溜进来把琵琶拿走了,我进来的时候,它就放在那个条桌上。”她指着窗边的条桌道。
  “那么,阿沅平日里会不会给它覆上丝帕?”林秋寒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桌上除了小布枕外别无他物,想了下问道。
  “那是自然,她不但宝贝这琵琶,连丝帕也宝贝得紧,丝帕上还绣着个‘沅’字,”说到这,白芷突然“噢”地一声叫出来,“对了,大人不提我都忘了,丝帕不见了!当时我进来的时候,琵琶上什么也没有!”
  林秋寒接着问了几个问题,便让她和佩儿退下。转眼见裴长宁还一门心思扑在琵琶上,“如何?”
  裴长宁没吭声,低着头,指尖轻划过琵琶幽黑的背板,“刀。”他摊开手掌。
  一把小巧的匕首递到他手心,他下意识握拳,不想连给他递刀的手一起握住。他霍然抬头,见崔琰正在面前,慌乱写在她脸上。
  “冒犯了。”他松开手,轻咳了一声,一时间竟乱了方寸,只得瞥开眼去。
  她的手凉凉的、软软的,指尖还带着薄薄的茧,慌乱抽开时不经意间划过他的手心,刹那间一阵悸动传遍全身。
  众人倒是很有默契地没有注意到他二人,目光皆在屋梁窗外游移。
  裴长宁静下心,用匕首刮开琵琶背板的黑漆,露出背板的真面目来,“琵琶是假的。”他只粗粗看了一眼,浓眉微蹙,抬眸向着众人道。
  ☆、欢喜冤家
  名动天下的冰丝琵琶竟是假的!
  “这满堂的人竟没一个听出来,”林秋寒轻蔑地摇了摇头,“真是虚伪得可笑。”
  盲从无主见本就是大多数人的本性,人云亦云,他们原就是冲着冰丝琵琶的名头来的,若说出违逆众人的话来,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鉴赏力?
  更可笑那些常来听曲的人,连音色变了都察觉不出,还一个劲儿地胡乱吹捧。
  “冰丝琵琶的背板是用上等紫檀木做的,最难得用的是整块紫檀木,而不是小块拼凑,你们看,”裴长宁指着被他刮开的部分,“这只是寻常杉木,用胶粘的,看胶风干的情况,应该制成不久。”
  “偷梁换柱?”邢鸣道,“找到偷换琵琶的人就能找到凶手了?”
  “未必。”裴长宁淡然说道。
  “这不合理呀,”邢鸣又道,“不过偷换个琵琶,犯不着一下子杀三个人吧?”
  屋内一片沉寂,他说得不错,一个琵琶,哪怕价值万金,也抵不上三条人命。可是这世上,为了钱财引发的冤仇还少吗?
  “不合理不代表不存在,”林秋寒道,“也许,这中间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呢?”
  邢鸣点头,他明白接下来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这第一件事便是,这冰丝琵琶从何而来?
  午后热浪翻涌,夏蝉阵阵,愈发显得静谧,街边行人寥寥,同济堂内求医之人也是稀少,元胡坐在药柜旁打着瞌睡,一袭白袍的白苏端坐在案几后,刚刚给病人诊过脉,正低头写药方,眼角瞥见一个矫健迅捷的身影穿堂往后院去。
  他抬头,来人也扫了他一眼,他不免一怔,在这个人面前,他总是会莫名感到无形的压力。尽管如此,因他素来淡定,即刻微微欠身向来人点了头,来人亦淡淡点头致意,便径直走开。
  白苏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继续低头写药方,温和的眉眼间沾染了稍许落寞。
  同济堂后院靠近大堂的角落有一四面开窗的小阁子间,因通透又便捷,便因地制宜作了煎药房。
  崔琰近日遇到一个比较难医的肠结病证,病患早先因家境贫寒一直没有请医问药,如今病入膏肓,连师傅看了都摇头,已经委婉地向家人作了交待。可崔琰却还想试试,即便不能治愈,至少可以帮他多拖延些时日。
  阁子间四面窗户大开,浓重的药味弥散至院内,窗外一株参天的梧桐树,枝叶繁茂,替煎药房遮去灼热的日光。
  崔琰依旧一身蓝衣,正靠在窗边,全神贯注翻着医书,试图给那肠结病人配药。难得一丝凉风拂过,吹乱她额角的碎发,阳光透过飒飒作响的梧桐叶洒在她身上,流光溢彩。
  裴长宁刚踏进院内,看见的便是崔琰凭窗而立,以手抚弄乱发的画面,不由地顿住脚步,屏住呼吸,再也移不开眼。
  忽地,炉火上的汤药沸腾起来,热气顶着壶盖咯咯作响,崔琰忙放下医书,来至小炉边,任由壶盖继续跳了一会才将药壶端离炉火。
  接着,她倒了一碗汤药,放在一边凉着。转身照着方才的医书去墙边的药柜抓药,两只手上正满满当当的,见剪刀放在另一边的桌上,正要腾出手去拿,便看到裴长宁踱步进来,想也不想,开口道:“剪刀。”
  话说得极其自然,刚出口便觉得不妥,上一世,他们之间曾有过这么自然的相处方式,可是那也是认识许久之后的事。可这一世算起来,他们相识不过几个月,方才,她竟忘了掩饰。
  所幸他似乎并未察觉,默默将剪刀递到她手中。“有事?”她忙开口。
  “小六,”裴长宁看着她利落地剪开药材,“他要来给你送请帖,一个人不大好意思,央求我同他一道来。”
  “他人呢?”崔琰一边捣药,一边望向前堂,虽背着他,他却知道她是笑着问的。
  “医馆外遇见叶萱了,正帮忙抬药篮子。”
  叶萱便是小六家中给说的媳妇儿,性格活泼大方,家中是药农,因供的药草质量上乘,被沈老先生看中,来往多年。又因叶萱是家中独女,不免要抛头露面,帮着爹娘到处奔波,小六便不知从何听来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回家闹着要退亲。从赤焰湖回来后误会澄清,他后悔不迭,婚礼虽如期举行,但人家姑娘再也没给过他好脸色。
  果然,二人见小六垂头丧气地走进来,满头大汗,双颊被毒辣的太阳晒得通红,显见的吃了力却没讨到好,“崔大夫。”他心绪不高。
  “恭喜了。”崔琰笑道。
  小六这才有些害羞地笑了,从袖内取出一封红底烫金字的喜帖递给她,她收下,转身到柜中又取出一封喜帖,将两封喜帖并排放在手心,“早收到了。”她道。
  小六满脸疑惑,只听崔琰继续道,“我也是才知道萱儿就是你的新娘,她是个好姑娘,这封喜帖是她送来的。一个女子,能够认真细致地做这些事,说明她对这门亲事是有着期待的。所以,”她顿了下,认真地望着小六,“她并不是讨厌你,她只是有些生气,气你为了些市井流言便否定她。”
  闻言,小六颓然的脸上登时有了笑颜,可又有些迟疑,“真、真的吗?”
  崔琰正要开口,“南心大夫!”一个举止爽利的紫衣女子风风火火走进来。
  “萱儿。”崔琰扫了眼身边六神无主的小六,心里着实好笑。
  “南心大夫,给。”她将手中的竹篓递给崔琰,“你要的白头翁,这东西最不耐热,可今年偏偏就热,我找了两日才找了这么几株,你看看够不够?不够我这几日再去寻。”
  崔琰接过竹篓看了下,点头道:“这两日应该能应付,还劳烦你留意着,有个肠结证的病人等着急用。”
  “行!”叶萱抹了抹额头的汗,扬头道,“那我走了,有了我就给你送来。”说着便转身,狠狠瞪了一眼杵在身边的小六。
  小六陪着笑脸,“那个,我……哎……”见叶萱跑了,赶忙跟着跑出去,还不忘向着崔琰叫道,“崔大夫,谢谢你。”
  崔琰和裴长宁相视而笑,“可真给胡伯说中了。”崔琰道。
  裴长宁顺手接过崔琰手中的竹篓,和她回到煎药房内,二人在矮几边坐着,崔琰用手背摸了下方才的药碗,皱着眉头尝了一口,赶忙捏起一块梅饼放入口中,紧蹙的秀眉才舒展开来。
  “你怕苦。”裴长宁轻笑道。
  崔琰不答话,顺手拈了一个梅饼递过去,裴长宁接过塞进嘴里,还没来得及品味,一股倒牙的酸让他五官都紧凑在了一起,可他并没有吐出来,依旧轻轻含着。
  崔琰见他如此,便淡淡地笑了,歪着头看向他,“你怕酸。”
  裴长宁愣住,心中一阵欢喜,这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露出这么调皮的样子……
  “你总是这样替人试药?”药怎可乱吃!他皱着眉头问。
  “自然不是,寻常的药方哪用得着试,只是遇有疑难的病证时,有些药方配出来连我自己都没有把握,人命关天,当然要先试试。”崔琰一边处理着白头翁,一边向他解释,偶尔注意到他,见他脸上似有关切之色,想了下便接着道,“放心,只是稍微尝一下看看药性而已,对身体没有影响。”
  她如此说,他便放下心来,默然不语,想着他此行的目的,不知该如何开口……
  正为难着,却听崔琰问及冰丝琵琶的事,对于她,他向来不会隐瞒任何关于案情的细节。
  碧空辽远,白云悠悠,一间小小的阁子,凉风习习,窗下垂挂的竹帘微微晃动,药壶呼呼冒着热气,四周静谧无声,只有他们两个人随心妥帖地做着事、说着话,似乎连时光都被轻轻揉碎在这现世安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