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十五著      更新:2023-05-12 23:51      字数:5389
  裴长宁娓娓道来,眉目间一派清朗,毫无沉郁幽冷之色,崔琰偶尔抬头,看见他棱角分明的侧颜,不禁有些恍惚,于她而言,自前世里认识他,算起来已有五年多的时间,在重生后未曾相遇的这三年时间里,她又何曾忘记过他……
  只是……崔琰回过神,不知君心为何?
  据裴长宁说,他们查到阿沅原也是滨州官宦之家的小姐,因其父牵扯进朝堂纷争而被抄家问罪,自此阿沅流落街头,不得已才卖身倚云楼。那么,既是被抄家,所有家产不论价值几何都会被一一登记造册,看管极严,如冰丝琵琶这般名贵之物,断然不会有机会让她带出来。
  “李嬷嬷不是一直在她家待着的么?她总该知道吧?”崔琰问。
  裴长宁摇头,“她陪伴阿沅的时间虽长,但毕竟只是个奶妈,只负责衣食起居之事。我们去找过她,她说只是知道阿沅爱好琵琶,对于冰丝琵琶是不是她家中之物却并不知道。况且,阿沅家出事后,李嬷嬷先是被遣散的,后来阿沅流落了才去投靠的她,那时阿沅便已经带着这把琵琶了。”
  崔琰虽听得懂,但不能往更深处去想,便问他:“那你以为呢?”
  “这冰丝琵琶应该不是她家中之物,她出了家门应该还接触过什么人,”裴长宁道,转而又问了一个令她出乎意料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那方丝帕怎么也不见了呢?”
  崔琰愣住,“丝帕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绣了个‘沅’字。”
  “那又怎样?”这点她是知道的,但她想不通这算是特别之处,阿窈也喜欢不顾她的反对给她的帕子统统都绣上“琰”字。
  “绣字不特别,特别之处是那人拿了绣字的帕子。”裴长宁见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不禁笑了,便不再让她猜下去,“这拿走琵琶的人怕就是送琵琶的人,据我的猜测,这人可能就是阿沅《相思引》里念着的人。”
  “何处笛声飘隐隐,吹断相思引……”崔琰喃喃自语,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若真是这样一段感情,你说那个人会是个书生吗?”
  “书生?”裴长宁不解,见她脸上闪过一丝迟疑,便问道,“为何这样说?”
  “没什么,胡乱猜的,才子佳人么。”崔琰低下头,薄薄的耳垂透出粉色。
  裴长宁却弯了弯嘴角,她向来不会说谎……
  “或许吧,”他道,“邢鸣已经去了滨州,我们等着便是。”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移到梧桐树的这一侧,不如先前那般毒辣,说完案情,裴长宁便定了定心神,他不怕向她坦白身份,只是对她对于他的隐瞒会作何反应有些拿捏不准,终于,他抿了抿唇,开口道:“今日我来,有一件事想要告诉你。”
  “何事?”恰崔琰做完了手中事,认真地同他对视,等着他说下去。
  “其实,我是……”
  ☆、真假之谜
  “大人!”小六跑进来,打断了裴长宁的话,也打断了令他二人深陷的清静,瞧他的神色,定是林秋寒有事差他来告知。
  “可是邢鸣回来了?”裴长宁起身问道。
  小六点头,从府衙到医馆这点路难不倒他,他面色不改,细嫩的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白得发亮,女子看了都要嫉妒,“林大人叫我来请你即刻赶去崇文书院,他和邢捕头已经带人去了。”
  崇文书院?崔琰眼神陡然一亮。
  裴长宁只好扭头向着崔琰道,“得空再说吧。”说着便要走,见她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你可要一同去”
  他似乎总是能准确地知道她在想什么,又不说破那些可疑的缘由,如此妥帖,才不至于让她这样一个不善于说谎的人时时处于不安之中。
  崇文书院是由官家举办的学院,因治学严谨、风气清正而闻名,是以除了本地学子,还有不少外地学子慕名而来,生源也就混杂起来。它坐落在南临府西郊,背山面水,门前一片密林,更显庭院深深,的确是个磨人心境的好地方。
  与府衙相比,从医馆出发距离要短许多,是以裴长宁三人到时林秋寒还没到。三个人穿过长长的林间小道,道路两旁尽是高大的乔木,挡住了外围蒸腾的暑气,有种说不出的清凉舒爽。
  小六抢先敲开门,亮出府衙的腰牌,当值的书生便领着他们穿庭过院去找山长。书院内花木扶苏,墨香四溢,随处可见手捧书卷的读书人。
  走着走着便听到有郎朗的读书声传来,几人循声来至一处较为开阔的院内,数十名学生席地而坐,一名白眉银须手执戒尺的老者正在学生之间踱步。
  要见山长,必须要穿过这个院子,领路的书生顿住脚步,略整衣冠,向着那位老先生恭恭敬敬行了个礼,接着便示意随行的人跟他绕至廊道。
  课堂被打乱,书生们见有外人来,纷纷抬头看向来者,鲜有不被影响的。崔琰本就出众,自然吸引了大片思慕的眼光,更有品性不端的相互交头接耳,传出一两句粗俗的话语。
  崔琰被人群中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不禁深深低了头,脚步快了几分,却见裴长宁从旁走到她身侧,将她换至廊道靠里的位置,挡住了众人打量的目光。她心中一暖,重新直起身子,转头向他微微笑了笑。
  忽地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一声轻佻的响哨,裴长宁循声望去,眼神凌厉,如利刃出鞘,那人本隐在人群中,想着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熟料这个男人瞬间就能准确找到他的位置,只一眼,就足以令他不寒而栗,整个人都缩瑟下去。
  见了山长,大概等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林秋寒便带着人到了书院,他一到便让邢鸣大致介绍了情况。
  邢鸣在滨州查到冰丝琵琶乃为当地一户姓卢的大户人家所有,大约五年前不知所踪,当时也报了官,但终未找到其下落。巧的是卢家有一庶出公子卢同,正在崇文念书,平时常和书院的几个同窗一道去倚云楼,虽和阿沅也有交集,但众人并未看出阿沅对他和对其他人有何不同。
  听邢鸣说完,山长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一向认为书院对学生管教甚严,不想今日才知晓竟有学生结伴去逛青楼!“诸位大人请稍等,老夫这就让人去把卢同叫来。”他心中虽愤懑,但也懂得轻重缓急。
  先前领着裴长宁一行人进来的书生得了令便往外走,邢鸣带了两个人紧跟着也走出去,他得趁着待会卢同不在寝室的时候找找那冰丝琵琶的下落。
  不过一会儿,一个身量瘦小、面带倦容的书生被领进来,他见满堂的人当中有几个身着皂服的衙役,不禁微微变了脸色,不过瞬间便又镇定自若地在堂中立定,“拜见山长。”他看上去文弱,声音倒是洪亮有力。
  “嗯,”山长面色不悦,只略哼了哼,“这二位是府衙的林大人、裴大人,今日前来有要事相询,你可要好好配合才是。”
  “山长有言,学生自当遵从。”卢同恭敬地欠身行礼。
  林秋寒率先上前,“你就是卢同?”
  “正是小生。”
  “你去过倚云楼?”
  卢同有些错愕地抬头,转而甚是心虚地瞥向山长,深深地低下头,声音也跟着低下去,“是。”
  “常去?”
  “偶尔。”
  “你与阿沅可算熟识?”
  “熟识谈不上,只能算认识。”
  林秋寒站在卢同面前,看着他回答这些问题时始终低着头,提到阿沅也是神色不改,不禁心生鄙夷,“是么?可阿沅姑娘对公子倒是不一般哪,”他眸色一凛,“她最拿手的曲子《相思引》好像就是出自公子之手。”
  闻言,卢同终于抬头,“不知大人何出此言?《相思引》小生倒是听阿沅姑娘弹奏过,可这个曲子与小生却并无关联。”
  不认?林秋寒并不着急,他审视了对方片刻,神色反而稍稍松动了一些,“公子府上是滨州的大户,家中奇珍异宝无数,最令当地人称道的是一把冰丝琵琶,可这把琵琶几年前失踪了,至今下落不明,不知阿沅弹奏的这把冰丝琵琶与府上那把有没有关联?”
  “物有相类,不足为奇,冰丝琵琶因弦为冰丝制成而闻名,阿沅姑娘那把琵琶小生也曾见过,亦是冰丝为弦,可并非鄙府丢失的那把,想来同名只是巧合而已。”卢同回道。
  见卢同淡然从容的样子,崔琰不禁看向不动声色的裴长宁,他察觉到她的目光,眼眸略动,示意她看向卢同的袍袖。
  崔琰循着他的视线定睛看去,只见卢同双手缩在宽大的袍袖内,袖口微微地抖动着,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
  不管他表面如何镇定,大概自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已乱了分寸,其实并不需要费多大力,只差一个契机就能令他在瞬间崩溃。
  林秋寒显然也是看出这一点,是以并不急着再与他作无畏的争辩。“啊!好热。”他突然叫道,接着将手中的折扇展开,呼哧呼哧地扇着。
  卢同双手依旧拢在袖内,恭恭敬敬地站着,对于林秋寒的举动不免有些错愕,低垂的眼眸微微转动。
  “啊!来了!”只听林秋寒又叫道。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邢鸣箭步走来,手中提着一把琵琶。
  怎么会!?卢同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明明藏得很好……
  林秋寒一下收了折扇,笑着对卢同道,“不必觉得惊奇,找东西这位兄弟可在行了。”接着眸光一闪,“怎么?难不成卢公子还要说这也是巧合?”
  卢同抬起颤抖不止的手抹了抹汗珠密布的额头,原本就倦怠的脸更加灰败,充满绝望的神色,“不要告诉我父亲……”
  他提出这样一个请求,忽而又觉得自己的这个要求很可笑,便无力地摇了摇头,“这位大人说得不错,我同阿沅不止是认识而已,《相思引》也的确是我写给阿沅的,只是……”
  他突然直起腰身,双眼通红,面上夹杂着悲恨、追思的神情,向着众人开始了他的故事。
  那时,阿沅家中显贵,偏偏子嗣不繁,阿沅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是以她自小便是充当男儿教养的。卢同在繁盛的滨州街头遇见了偷偷溜出家门的阿沅,两人因为误会结缘,一次次的巧合让两人从相见如仇雠到心心相惜,最终彼此属意。
  原本这一段感情很有可能结成良缘,卢同虽是庶子,可好在阿沅的爹娘并不看重门第出生。正当他下定决心禀告家中上门提亲之际,阿沅的父亲因为牵扯朝堂纷争被问罪,她则万幸逃过一劫。阿沅的爹娘不看重门第出生,可他卢家不同,她家败落至此,万万别想进卢家的门。
  他偷拿了家中至宝,想给她一点补偿,不想她不管流落至何方都未变卖。再后来,他来南临府求学,不期又遇到已经沦落风尘的她,固然曾经的感情未减分毫,可眼下的温存总归与未来无关。
  不久前,他家中来信,告知他给他说了门不错的亲事,他终究明白自己心中只有阿沅一人,怀有一丝希望赶回家向母亲坦白一切,怎奈他母亲一生为妾,总是被主母欺压,正想借着儿子这门亲事扬眉吐气,怎可同意帮他。为了让他彻底断了同阿沅的联系,唯一知道是他偷拿冰丝琵琶的母亲还威胁他若不拿回琵琶,便将此事告知他的父亲。
  他知一切不可挽回,又不愿伤了阿沅的心,便托人做了把琵琶,想找个机会换回原来的那把。
  讲这个故事好似耗尽了他全部的气力,直到最后,他面如死灰,“我没有杀她,我怎么会杀她?那日我和好几个同窗一起在楼下坐着,一直都没有离席,他们可以为我作证。我是在楼上起火之后趁乱上的楼,见阿沅正好不在房里,就换了琵琶。我不知道她……”
  “丝帕也是你拿的?”林秋寒问。
  卢同点头,“我就要回家成亲去了,再也不会见到阿沅,就顺手带走了丝帕,留个……念想……”
  他慢慢哽咽起来,艰难说着,突然间声泪俱下,转而瘫倒在地,嚎啕大哭。
  那时她去找他,就希望哪怕什么都不要,只要他跟她走,他却哄骗她说会说服父母。
  他偷了家中冰丝琵琶给她,只是为了减少良心的不安,她却以为是他送她的定情信物,当成比自己命更重要的东西护着。
  他被家中送到崇文书院念书,却骗她是特地为她而来,她竟无疑有他,还为了顾及他的声名而在人前刻意保持距离。
  他无法舍弃荣华富贵,却不断给自己找借口,这段感情让他的自私懦弱无处遁形。
  他的懊悔哀恸情真意切,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可那又怎样呢?阿沅已经枉死了……
  崔琰轻轻叹了口气,撇开脸去,感情是真的,那么,什么是假的?
  “我想,”裴长宁沉静的声音忽地响起,“卢公子大概自己都没发现这把冰丝琵琶也是假的吧?”
  ☆、初心不再
  众人不约而同将视线转到裴长宁身上,连卢同也止住哭泣,难以置信地望着面前这个长身玉立的男子,想要驳斥他,却又被他身上说一不二的气势所震慑,“你、你说什么?”他暗哑着嗓子道。
  “这把冰丝琵琶也是假的。”裴长宁淡然地又重复道。
  “不可能!”卢同彻底惊住,若真是如此,他回家该如何交待?只见他不管不顾地冲上去从裴长宁手中抢过琵琶,翻来覆去地看,嘴里不停念叨着,“不可能,怎么可能……”
  当日他趁乱换回琵琶,心中本就惶惶不安,根本不及细看,到了书院寝室便找个自认为稳妥的地方藏好,后来知道阿沅竟在大火中丧生,更加不敢去动这琵琶。
  这个时候了,竟然还只想着自己!林秋寒摇了摇头,找了个座椅随意就坐下了,胳膊搁在椅背上,冷眼看着几乎疯魔的卢同。
  同林秋寒不同,纵然裴长宁心里对卢同也是鄙夷至极,但面上却如常,只是出声更冷了些,“漆还是新的。”
  其实卢同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只是六神无主,全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听裴长宁如此说,身子突然僵住,刚刚哭红的眼睛睁得鼓鼓的,神情可怖。
  顿了片刻,只听静得颇为诡异的屋内忽然“啊——”地一声炸开,卢同双手握住琵琶的琴头,像拿着把剑一般指着众人转圈,不知目的何在。
  “小心。”邢鸣提醒着大家,一边示意他身后的几个衙役随时准备上前。
  不想卢同在狂转了几圈后,猛地停住,身子虚晃了几下,将手中的琵琶朝着停住的方向砸去。
  那是崔琰所在的方向!她愣住,竟忘了要避开,眼见着琵琶向自己而来,未及闭眼,一个高大的身影便挡在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