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十五著      更新:2023-05-12 23:51      字数:5528
  只见裴长宁迅疾侧身后退,想要拉开崔琰已来不及,索性面对着她张开双臂将她圈在怀内。
  “噌——”
  琴弦被震得急剧发颤,随即“啪”地落地,裂成几块。
  裴长宁虽一声不吭,身子却也因这琵琶的撞击而前倾,圈住崔琰的手臂不由地紧了几分,侧脸正好靠在她的发间,清新的发香丝丝缕缕在鼻尖萦绕,一阵心悸瞬间蔓延至全身。
  崔琰耳根泛红,却顾不得羞怯,急忙挣脱他的双臂,“你怎么样了?”说着便去看他的后背。
  “不妨事。”这点力道于他并不算什么。
  “哎,这个算工伤,”林秋寒从椅上跳下来,“崔大夫,刚才这一下子打得不轻,待会你得好好给他看看,诊金由我府衙出。”
  崔琰不理他,可隔着衣衫能看出什么,便盯着裴长宁的眼,认真而关切。
  “真不妨事。”裴长宁略伸了伸腰身,顺便整了整衣衫,温和地看着她道。
  邢鸣早就将卢同控制住,他经过方才那一阵发狂,已然如泄了气的皮球,低着头任由衙役摁住肩膀。
  裴长宁蹲下身子,看着碎裂在地的琵琶,不由地皱了皱眉,“这把琵琶的背板同先前那把一样,都是由几块杉木拼凑制成。”
  这把琵琶竟也是假的,就是说有人在卢同之前就换了琵琶,那这个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南临府制琵琶的工匠也就那么些,我看就一个个访过去,也就有结果了。”林秋寒道。
  裴长宁点头,刚要起身,见崔琰也挨着他身边蹲下,还轻轻嗅了嗅鼻子,“怎么了?”他问。
  “我能看看这琴弦吗?”崔琰道。
  裴长宁捡了一块依旧连着弦的琴板递过去,“小心木刺。”
  崔琰接过琴板,再三嗅了嗅琴弦,才确认道,“是鹿角霜。”身为医者,她对药材的气味自然是敏感。
  鹿角霜?裴长宁眼前一亮,不同的匠人制作琵琶的手艺不尽相同,而用鹿角霜泡制琴弦的怕是不多,这便大大缩小了走访的范围。
  尽管倚云楼三条人命牵扯了府衙大部分的精力,可在林秋寒的安排调度下,隔天小六的婚礼还是热热闹闹地举行了,看起来丝毫不受案件未破压力的影响。平日里同小六交好的几个一早便来给他家帮忙,挂彩绸、抬重物、接亲友,更有两三个机灵活套的随着小六一同至叶家迎亲去了。
  医馆繁忙,崔琰一直到日影西斜的时候才踏着细碎的流光往小六家去,刚刚拐进巷子,便听见远处喧闹的人语声和喜庆的唢呐声相互交织在一起。行至门口恰巧看见巷子的另一头,林秋寒打头,身后跟着邢鸣、胡伯同几个她也算熟识的衙役,一行人都着便衣,边说边走,瞧神色,便知是与案件相关,显然也是忙到现在,不过临近小六家门口时,几人面上的神色皆由凝重肃穆转为松快自如,话题也随之转到眼前的喜事上来。
  几人相见,崔琰问及裴长宁,林秋寒只说有事怕是晚间才能到,随后便一同进了院子。寻常人家的喜事虽不奢靡张扬,却也是尽已所能,办得热热闹闹,该讲究注意的一点都不含糊,又因为亲友真心实意的祝福而更加感染人心。
  林秋寒一行人赶到时,新娘子早就被迎进门,如今在新房坐着,小六的双亲未料堂堂知府大人能亲临小老百姓的家中祝喜,顿时慌了神,生怕有所怠慢,后来见这位虽年轻但风姿不凡的知府大人实在是一点架子都没有,才放下心来,忙自己的事情去,留下他们自便。
  南临府某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破败院落内,经过繁盛的夏日,院子里的荒草更是疯狂滋生,杂芜的爬藤草不知从何而起,一路肆意向上,几乎包围了整个屋子,泛着幽深的绿光,只能从相接的叶子缝隙瞧见青砖隐隐。
  在这个被遗忘的凄荒之地,时间好像很慢,又好像飞快……
  突然,一个打扮干练、手持长剑的黑衣男子挟着一个头戴黑布套的人走进来,踩着几乎没膝的长草,发出干脆的折断声。
  那个被挟之人走在前面,看起来年纪已经不小了,全身颤抖,每向前走一步便迟疑一下,怎奈颈间架着利剑,只能继续往前探着步。
  二人进入屋内,黑衣男子猛地从后方踢了下那被挟之人的膝窝,待他跪下后便顺手扯掉他头上的黑布套。
  果然是个老者,他不顾双膝剧痛,头上的布套被摘后便急着打量四周,短暂的适应之后,便见面前一人背身而立,此人身形颀长,腰背笔挺,气度英朗又不失清贵。
  一时间,他竟觉得这个背影有些眼熟,不及细想,押着他进来的那人摘了面巾,露出一张冷峻的脸。
  袁壑!那老者顿时大惊失色,本就苍白的脸更添灰败,他在北境广平营猝不及防被绑,一路颠簸不知几时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竟从未想过绑他的人会是袁壑。想到这,他霍然扭头,死死盯着面前这个人,绝望布满双眼,既是袁壑,那么面前这个人就是……
  “世子,人已带到,没有被人发现。”说着,袁壑双手抱胸,面无表情地立在一旁。纵然这一路上他无数次想一剑将这吃里扒外的老东西毙命,可凡事皆由世子发落,只得生生忍住没有出手。
  一直背着他的男子终于转过身来,那个瞬间,老者顿时愣住,身在北境军营的南临世子总是一袭深衣,老练沉着,沙场驰骋,杀伐果断,令人生畏。可此刻的他着束袖青衣,面上的戾气收敛了许多,转而代之的则是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是啊,他如今不过弱冠之年……
  “周军医,许久不见。”裴长宁冷声道。
  周军医颤抖着唇角,“老朽参见世子。”事到如今,他自然知道南临王药方的事情已然败露,而在这位世子爷面前,根本没有否认的必要。
  裴长宁没有看向他,“周军医,你跟随我父王数十年,究竟是为何?”
  周军医低头,略微迟疑,似有很大苦衷,“世子爷恕罪,王爷赤诚丹心,忠君护民,世人敬服,况这些年王爷他待老朽实在不薄,如今,老朽却背弃明主,与宵小之辈为伍,做出伤害王爷的事,实在是百死莫赎……”
  话未说完,只听袁壑冷哼了一声,握剑的手不禁紧了几分。
  “只是……”周军医吓得赶忙咽了咽口水,急道,“世子爷也清楚,老朽在军中数十年,亲眷皆在京中,对于家中不能尽心照料,对子女更是疏于管教。大约一年前,孽子因与人争执犯下人命案,悯国公便以此要挟老朽……”
  他甚是忐忑地抬头,试图揣测裴长宁此时所想,“世子也知道,老朽只这么一个儿子,还望世子爷看在老朽救子心切的份上饶过老朽这一次。”
  裴长宁盯着他,眸色渐渐转为凌厉,如刀的视线令他全身猛地一震,一时间竟觉得方才在这人身上看到的柔和仿佛是错觉。
  “令公子过失杀人,这桩事我南临王府亦可相助,”裴长宁毫不留情地揭出真相,接着话锋一转,“说吧,他许你什么条件?”
  周军医登时怔住,心中侥幸的光一寸一寸灭下去。原来,裴长宁早已洞悉内情!
  他彻底慌了神,不再做无谓的挣扎,只机械地向裴长宁叩着头,“世子爷饶命!世子爷饶命……”
  “他许你什么条件?”裴长宁似是不耐,又加重语气问了一句。
  周军医这才停住,战战兢兢地道:“太医院……院……院首……”
  他深深伏在地上,老泪沿着脸上的沟壑淌下来。他追随南临王时还处在高傲负气的年纪,到如今白发银须,韶华不再。边地苦寒,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厌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与行伍之辈打交道的日子,他开始向往京中饫甘餍肥、受人景仰的生活。终于一次归京的时候,悯国公派人向他送来了他苦等许久的“机会”。
  此时此刻,他曾经的举棋不定、纠结懊悔都无从谈起,错了就是错了……
  裴长宁扫了他一眼,复又背过身去。袁壑似是得令,“哗——”地一声,长剑出鞘,剑锋在昏暗的屋内泛着冷光。
  “别……别杀我,”周军医开始六神无主,跪着上前几步,一把拽住裴长宁的袍角。
  “杀你?”裴长宁皱眉,侧着脸嫌恶地看着他,“杀你何必脏了本世子的手,袁副将只是要将你送给悯国公罢了。”
  悯国公!周军医头顶如闪电划过,他的计划败露,南临王又安然无恙,如今他于悯国公而言毫无用处,只怕会死得更惨。
  “世子爷,我……”此刻,周军医全身冷汗淋漓,想着一切可以保命的办法,突地,他眼前一亮,“我有一事相告,请世子饶了我这条老命。”
  “噢?”裴长宁转身,往后退了一步之遥,挑着眉道,“那就看你说的这件事价值几何?”
  “此事,”周军医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不禁松了口气,“与世子爷的终身大事相关……”
  ☆、佛度众生
  出乎意料地,裴长宁听完他的话面上竟毫无波澜,似乎并不在意,这让他刚刚才稍稍放下的心又猛地提起。
  悯国公老奸巨猾,虽说将他收归己用,还一下子交了暗害南临王这个艰巨重要的任务给他,可他知道悯国公从未将他放在心里,什么事情都不让他知晓,在此之前他也只是做些收集军中情报的事,对于高太后与悯国公则是一无所知,方才这个消息还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的。
  可如今,面前傲气轻物的南临世子竟对他手中这个唯一的筹码不屑一顾!
  他颓然地低下头,自他作出背叛南临王的那个决定起,忐忑也好,犹豫也罢,都没有像此刻这般后悔过……
  阴冷的旧屋内空气几乎凝滞,突然,周军医又猛地抬头,眼中尽是不甘,“高太后派人在南临府到处打听,想定个足以羞辱南临王府的亲事!”他几乎是吼道,接着顿了下,想从混乱的思绪中理出点头绪,“崔府……对了,她好像对南临府名声最臭的崔家很感兴趣,特别是崔家的四小姐,叫崔……”
  崔家四小姐!?袁壑不可思议地挺直腰背,不自觉地将手中的剑收入鞘中,转而看向裴长宁。
  显然,裴长宁也愣住,凛冽如冰的神情仿佛瞬间被熏暖的春风吹化一般,眼里眉间透出一股掩不住的笑意。
  情急之间,周军医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想不起那个似乎就要脱口而出的名字,正想着,未料裴长宁却蹲下身来,“崔琰?”他问。
  “对、对、对……”周军医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好。”裴长宁淡淡地应道。
  好?周军医心下正没底,这个“好”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就在这个时候他看见裴长宁嘴角竟挂着一丝笑意,脊背不禁又生出一层冷汗。
  “你记住,南临王府从未发现你开的药方是假的,你今日没有来过这里,也没有见过我。”裴长宁敛了笑,冷声道。
  周军医微怔之后连连磕头,已然说不出任何话来,这条命算是保住了。
  “该怎么做,你心里有数。”裴长宁起身,示意袁壑将人带走。
  一阵窸窣之后,小院复归平静,裴长宁立在满是裂缝的高阶上,望着二人离去的方向。他本就没打算杀那个叛徒,虽然他很想,和袁壑演这出戏,不过是为了威吓震慑,也为了多套出些话来,未料竟得到这样一个消息……
  昏黄的日头被托在尚未倾塌的院墙上,一道道毫不刺目的夕光照过来,为他棱角分明的脸添了几分柔色。
  眼下的局面还不能打破,且先留着那叛徒的命,就让悯国公、高太后之流自认为计谋得逞了吧。
  他的视线越过高墙,看向更远的天际。就给那个刚刚才在金阶宝座上坐稳的臭小子多一点时间……
  依照习俗,新娘子被揭了盖头后要有女眷相伴,作为新娘子的朋友,崔琰自到了小六家便一直在新房里陪着她,至晚宴开席时才出来。
  她从新房出来时,见裴长宁也已经到了。自然地,她被安排与小六在府衙的同僚们一桌,又很自然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只有裴长宁身侧的座位还空着。
  待她坐定,大家便又开始闲谈,早先跟去迎亲的几个人抢着向大伙讲述小六迎亲时被整的窘样,逗得满座的人哈哈大笑,连裴长宁和崔琰亦情不自禁笑起来。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的时候,邢鸣开了酒坛自胡伯开始挨个斟酒,到了崔琰面前时,他还听着别人讲话是以并未在意,顺手就往她杯中倒酒,待到反应过来,已经倒了半杯还多。
  他一阵不好意思,赶忙缩回手,“对不住啊,崔大夫,我这就给你换个杯子。”
  不想崔琰却大大方方地端起酒杯迎到坛口,“不妨事,今日是小六的大喜日子,碰巧新娘子也是我的朋友,理应放开一点给他们庆贺,不过我也不胜酒力,至多这一杯。”
  “好咧!”邢鸣赶忙给她斟满。
  酒席设在院内,大概七八桌的样子,就数他们这一桌最热闹,还没等主人家宣布开席就已喝光了两个酒坛。
  正闹着,只见一身喜服的小六出来敬酒,对于这些同僚,他是既感激又感动,什么话也没说就干了满满一大碗,白净的脸上即刻起了红晕。
  接着,他又让人斟了一碗,径直走到崔琰身边,“崔大夫,多谢你的厚礼。”他刚刚去瞧新娘子,方才知道崔琰给他们送了一份难得的礼物。
  “什么礼?”林秋寒抢先问,“不妨给我们大伙瞧瞧!”
  “这……”小六似有迟疑,但见崔琰并不介意,便从袖袋中取出一只朴素的木盒,待他打开木盒,众人便瞧见里面躺着一对珠串。
  “好精巧的珠串,”林秋寒啧啧叹道,“崔大夫,这是什么做的?”
  “龙棘子。”崔琰淡淡答道。
  “龙棘子!”林秋寒惊呼,“小六,你小子好运道,你知不知普通的龙棘子可以抵你五年的月俸?这种我倒没见过,想来是顶罕见的那种。”
  裴长宁只扫了眼那对珠串,心中便有了数,向着身边的崔琰道:“若我未猜错,这种龙棘子应该产自南疆,已经很多年没有人找到过这个品种了。”
  崔琰点头,黑白分明的眸子清亮如头顶星空,“许多年前,我随父母去过南疆的密林,在那里发现了一株从未见过的树,树上结的就是这种种子,我爹说这是龙棘子的一种。我那时正是好奇贪玩的年纪,便央求我爹给我摘了许多,串了两个珠串,一直留到现在。”
  她酒意微醺,说着那些久远的事情,眼里露出缅怀之色,裴长宁静静瞧着她,心中一阵紧似一阵,无尽的疼惜透过钟情的眼神蔓延开去。
  “哎!”林秋寒捅着裴长宁的胳膊,“这究竟是哪个品种?”
  “葵目。”裴长宁转向他。
  林秋寒张大嘴巴,“葵……目……”良久,才喃喃地道。
  众人虽不甚了解,但听到现在也算心中有了数,知这珠串定是价值不菲,“那这到底值多少钱?”有人趁着酒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