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84节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3-05-21 10:31      字数:4689
  阿锦知道杨大国并不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瞧瞧,现在絮絮叨叨起来,哪有要停下的意思?
  “小花,你要做姐姐了,不高兴吗?”杨大国自己絮絮叨叨老半天的时间,并没得到阿锦的回应,这才停了下来,低头看着阿锦,开口问了一句。
  语气俨然已经有点不高兴。
  “自然高兴。”阿锦扯了一下嘴角,点头说道,她的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语气却波澜不惊。
  得到回应的杨大国,没有注意阿锦的语气,或者说他压根没听出来,而是自顾自的接着说:“小花,你有了弟弟,这样你将来结婚生子,在娘家才有了依靠,婆家才不敢欺负你。”或者是杨大嫂再次有孕,他太高兴的缘故,此时,竟然生出了两分慈父的心肠。
  又接着说:“小花,你放心,爹娘即便是有了弟弟,也还是一样疼你的。”
  屁!
  阿锦听到杨大国这话,一度以为自己是听错了,而在确定自己没听错后,她差点一个没忍住,直接骂出来。
  疼她?
  他这话说出口来,都不觉得心虚的吗?若说杨大嫂对阿锦还有两分慈母心肠,每每在她挨了杨母的骂,会低声安慰她两句,让她不要放在心上,杨母也是为她好,只要她多听着勤快些,就不会挨骂了。
  那杨大国从来都会附和着杨母的话。
  甚至有的时候,他还会直接动手。
  这叫疼她?
  阿锦又默念了一遍静心经,这才压下自己心里的戾气。
  却又听杨大国说:“小花,你回来了就好,李医生说你娘的身体有点虚,需要补一下,你等会做饭的时候,你娘的碗里,卧上一个鸡蛋,放些红糖。以后每天都……”
  “鸡蛋和红糖都在奶的手里,我可没有。”阿锦直接开口打断了杨大国的话说道。
  不管是红糖还是鸡蛋,放到后来,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这个时候,便是金贵的东西。杨母哪里会让阿锦沾手?都是她亲自管着的,也就是杨宝如或者杨大壮偶尔要吃的时候,她才会拿出来一两个,而且做的时候,也都是她自己动手,从来不让阿锦做,就是怕她会偷吃。
  而家里就两只鸡,天气热的时候,每天都是两个鸡蛋,不多不少,杨母虽然不识字,但数却查的比谁都溜,若是少一个的话。
  可就要骂人的,而头一个遭殃的就是阿锦。在她的记忆里,大概是今年天刚开始热的那会儿,有天,家里的两只鸡就真的只下了一个鸡蛋,但杨母却无论如何都不信,还非说是阿锦偷吃了,理由就是,当时就她一个人在家里,不是她,还能是谁?
  不管阿锦怎么解释都不行,到最后,被杨母拿着扫帚,打了好几下,还是被杨宝如给拦住,才没接着打下去。不过却又罚了阿锦不许吃晚饭,此后,对她的防备是更紧了。
  听到阿锦这话,杨大国一噎。
  不过也知道阿锦说的是实话,开口说:“那行吧,等会我和你奶说。”
  没多久,
  杨家人也陆续的回家了,今天之所以家里没人,是因为杨父杨母带着杨宝如去了邻村坐酒席,那边有个表姑,得了个大孙子,三代单传的独苗,满月宴办的很大,开了二十余桌。这可是一饱口福的好机会,杨父杨母自然不会错过,不但他们去了,其他人也都跟着一起去了。
  反正也要出份子钱,总要吃回本。
  不过因为杨家的人不少,未免让人念叨嘴,杨母便让杨大国和杨大嫂留下,说是家里的柴火不够了,让杨大国趁着天气好,去山上砍些大块头回来,省的再下雪,山上也就不好走了。
  杨大国和杨大嫂心里虽然都不乐意,但素来的秉性让他们也只能点头同意了。
  至于阿锦的话,则是忙着到县城里去打听消息,自己提出不去的。其实她对坐酒席真的没兴趣,她的随身农场里的东西,现在已经很丰富了,这些时日,她也没少给自己打牙祭。
  为此,还被杨母骂了两句,说她有福都不会享,活该受苦受累。
  见到杨母他们回来,杨大国自然是第一时间报告了杨大嫂有身孕的消息,杨母虽然很是不喜欢杨大搜这个儿媳妇,不过对她肚子里的孩子还是十分看重的。
  毕竟三个儿子中,她虽然最不喜欢老大,但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如今他有后,自然也是喜事,因而对杨大国提出每日让杨大嫂吃一个鸡蛋的事情,也答应了。
  只是这红糖的话,就免了,红糖她也只剩下半斤,还要给闺女补身体呢。
  至于老大家,每天一个鸡蛋也就够了。
  ……
  从夏末到隆冬,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杨宝如现在可以肯定,剧情什么的,因为她的到来,早有了蝴蝶效应,而且还是很大很大的那种——直接把女主给蝴蝶没了。
  杨小花还是杨小花,并没有变成杨锦。
  所以,她还是那个不爱说话,只知道干活的杨小花,也是因为如此,杨家也还一直都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压根就没闹什么分家。
  杨家也没有在这个冬天,成为整个红旗大队都瞩目的对象,为红旗大队提供一冬天的娱乐八卦。
  本来她还以为既然女主杨锦没穿越过来的话,那个熊孩子杨天赐,说不得也被蝴蝶了,倒是没想到,即便是没有杨锦帮大嫂调养身体,大嫂还是怀孕了,而且时间上还早了好几个月。
  剧情里,大嫂是在明年春天,给麦田打药的时候,忽然晕倒,这才知道她有了身孕的。
  这是不是也说明,女主其实也还会过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想到这里,杨宝如侧头看了阿锦一眼,见她眉眼带笑,开口问了一句:“小花,你好像很高兴?”
  “嗯。娘有了弟弟,我将来也就有了依靠,即便在婆家被欺负,也有人帮我出气了。”阿锦点点头,露出了‘我终于有弟弟有依靠’的表情。
  看的杨宝如是一脸的一言难尽。
  这杨小花将来妥妥的是扶弟魔啊!
  第100章 年代文里原女主
  一天天, 一月月,一年年,时光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的走过, 七年就这么过去了。
  杨宝如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 一股冷风吹得她不由自主的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 手也瑟缩了一下, 连带着脚下的步伐也快了两分,心下也生出几分悔意,觉得自己不该把时间约的这么早。
  “宝如,这么冷的天,你这一大早的是要去哪儿?”
  就在她的手才扶上家门口的木门时, 却听到一声疑惑的声音。
  回头, 就看到杨二嫂从后面走出来,约莫是上厕所回来,此时表情疑惑的看着她。
  “二嫂, 我去知青点找杨瑶。”杨宝如的脸上闪过一丝的心虚, 拉着门的手也顿了顿,不过却笑着回答说。
  杨二嫂听到这话, 是知道小姑子和知青点的杨瑶关系亲近,宛若一对亲姐妹, 倒也没生疑, 只是有些疑惑, 道:“这么早吗?家里都还没开饭呢?”
  “嗯,我已经和杨瑶说好了,会在她那边吃,你们不用担心我。外头天气冷,二嫂你还是赶快回屋吧。”
  “好, 那你今天中午记得早点回去,娘昨天说了,今天中午要包酸菜饺子,记得回来吃。”杨二嫂也没生疑,而且外头确实冷的很,她现在直跺脚,不过却也没忘记叮嘱两句。
  当然,杨二嫂这么说,可不是说对杨宝如这个小姑子有多亲近,而是全家都知道,婆婆在不年不节的包饺子,还不是因为小姑子说了想吃,若是小姑子中午不回来的话,想也知道,饺子必定没了。小壮昨天睡觉前可还念叨着饺子,若是没能吃上的话,必定要好一番的闹腾。
  “知道了。”杨宝如点点头:“二嫂,你快点回屋吧。”
  站了这么一会儿,杨二嫂确实冷得很,听到杨宝如这话,便没再停留,一溜烟的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听到了杨二嫂的关门声,杨宝如这才悄悄的松了一口气,很快也开门离开。
  而两个人,谁也不曾注意到,在另外一边的墙角处,还站着一个人。个子不高,身上也穿着军绿色大衣,但不同于杨宝如几乎是崭新,这个军大衣,破破旧旧,各处可见缝补的痕迹,一看就是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那种,倒是头上戴着的毛线帽子,是八成新,此外她的脸上还带着白色的口罩。
  全身上下可以说只露出一双眼,倒是黑亮灵动。
  正是阿锦。
  看着杨宝如离开的身影,阿锦的眼睛微微眯了眯,若真的是找杨瑶的话,需要这么早吗?就这个时间点,除了要去县城赶集,例如她,这样,谁也不会起的这么早。
  是去会对象了还差不多。
  当然,杨宝如是个聪明人,既然这么和杨二嫂说了,那么等会她必定会去找杨瑶的,以免被人戳穿,虽然可能性很小,不过杨宝如也不会留下这样的漏洞。
  不然的话,杨宝如和陈申的恋情,也不能一瞒就是将近一年,不就是因为杨宝如足够小心谨慎吗?其实若非有杨锦全部的记忆,就平日的日常而言,还真的不知道杨宝如和陈申已经好上了。
  不过,嘛嘛,这些都和她没什么关系?
  还是赚钱最要紧。
  眼下是七六年的末尾,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翻年就是七七年,这一年最让人刻苦铭记的便是停了十年的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
  也是阿锦即将离开杨家的日子。
  说起这个,阿锦真的是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终于熬到要离开的时间了,虽然掐指一算,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不过好歹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
  这几年来,为了维持原主原本的性格,不爱说话,勤劳能干且还存在感不高,真的是够够了,她原本的性子,和这个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好吗?这个任务,是她做过最憋屈的一个。
  但没办反,顾客是上帝,人家就是这么要求的,她也只能照做了。
  好在等到她离开杨家,就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想着么样都行?
  如此的想着,阿锦再一次踏上了去往县城的路。
  这七年的时间,她随身农场的库房是已经堆满了,从米粮到水果再到药草,还有鸡鸭鹅兔子这样的肉类,可以说种类很是丰富多彩,连带着她的生意也跟着扩展开来。
  尤其是这两年,肉眼可见的,政策变得宽松了许多,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自今年开始,下乡到村子里的知青变得少了许多,先前每隔两三个月都有知青,少则一两人,多则七八个。以至于,知青点爆满,最多的时候,一间屋子里,足足住了二十个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挤下的。
  就着,也还不够住,不少知青是寄住在老乡家。
  像是杨家也曾招待过知青,就是杨瑶,而且还是杨宝如主动邀请的,据说她凑车去县城,只是回来的时候发现知青意外的多,而且行礼也多,车子坐不下了。
  两个男知青倒是主动请缨下车,可是他们第一次来,不认得路,杨宝如便当仁不让的下了车,考虑到就只有杨宝如是个女孩儿,和两个男知青走在一起,不大妥当,便问了,有谁愿意一起下车。劳累了一路,女知青自然都不愿意,从县城到红旗大队,这段距离可不近呢。
  就只有杨瑶举了手,陪着杨宝如一起。
  因都姓杨,一路而来,又发现脾气相合,很快就熟络起来。
  后来知青点住不下,杨宝如便主动邀请杨瑶和自己住,杨宝如在杨家受宠,独占一个屋子,空间还不小,杨瑶自然是愿意的。这一住就住了小一年的时间。
  只是这几年来,因迟迟看不到回城的希望,迫于现实的压力,或是太辛苦或是年龄大了,都选择嫁人,再加上这两年来新来的知青少了,房间空下来。
  经过考量,杨瑶才决定搬回知青点。
  这也为杨宝如和陈申的恋情,做了最好的掩护。
  咳咳,有点歪题了。
  政策上的宽松,对黑市那边的督查也散漫下来,这大大的便利了阿锦生意的发展,不用再挨家的去推销,可以到黑市那边进行交易。为了不让人认出来,阿锦每每去的时候都会化妆,保证就是杨大国和杨大嫂这对便宜父母站在她跟前,也认不出来的那种。
  而且次数也减少了,一个月,顶多就去两次,不过次数少了,但在数量上却增加了。
  所以,她的收入倒是没减少,甚至还多了起来。
  截止到目前为止,阿锦的手里现在已经有了将近八千块,就连票也攒了不少。
  ……
  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不少人家都开始囤积年货了,而阿锦卖的东西,虽然都是吃食,但种类多,而且质量好,还不要票,所以她这一到黑市就已经有人等着了。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她带来的东西便已经全部销售一空。
  就着,还有不少人前来询问,下次她过来是什么时候?更还有人问她,能不能预定?只是阿锦都没应答:“时间上不固定,毕竟我这里等东西也需要时间。预定的话,也不行,我也是从别人手里拿货,不确定下次有什么?所以,对不住了。”
  听到这个答案,老买家倒是了然,只有两个新买家有些失望。